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55、刘肃芬 附郑韵琼·清末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4日   来源: 中山政协   

  [B]刘肃芬[/B]   字小衡,号筱衡。道光29年生于隆都角,光绪初年附贡生,候选训导。生平博览群书,嗜读金石图籍。“靡不讨,家富藏书,丹黄点览,殆编闲静。”寡交游,门无杂宾;疏懒仁进,勤于学问。于所作《醉后放歌抒怀》中自吟日:“生不愿食有鱼,出有车,但愿家藏万卷书。不用秦筝与赵缶,读之快意呼呜呜。又不愿腰六印,案五鼎,但愿著书与身等。累累故纸筑高邱,埋骨千年魂魄醒。碧桐百尺明月高,玉阶露白莎鸡号。蟾辉入盏吸不尽,狂歌意气何雄豪。彼苍生我须位置,何容拂郁心为劳。不学三闾作天问,但恐秋霜生两鬓,……。高情吟遍洞天秋,摊卷古人时对语”。   工古文,尤擅于诗,画亦楚如生。著《贻令堂文集》、《小苏斋诗钞》、《小苏斋诗话》、《鹑词》等。与黄绍昌同辑《香山诗略》12卷,传于世,不功于乡梓文 献。民国2年染疾不治,享年65岁。 录其诗五首如次:      [B]论诗二首[/B]       其一   昨日不暇作,今晨始补之,   得句虽复佳,已非昨日诗。   明日计有事,先事预为吟,   所吟虽称意, 又非明日心。   未来境难拟,过往恋不得,   人力匪能施,天巧莫可测。   微风逗落花,蚨蝶依芳草。   风来水上涣,月到天心皓。   变化苦无边,顷刻成自然,   随将五七字,铸就万千年。   才思未入?,千呼不出来。   人天贵恰好,屡易成尴尬。   其二   无意学古人,暗与古人合。   有意摹古人,反为古人缚。   不读一卷书,断难得兰翠。   诗才不关学,沧浪真诡异。   无米而使炊,徒为巧妇累。   中情罔悲伤,何从有急泪。   芝草种不生,何从献嘉瑞。       [B]澳门望海感赋[/B]   鳌拆鲸吞镜澳深,胜朝筹策竟何心。   敢容内地停番舶,谁遗中原受虏金。   防汛解严兵尽撤,汪洋弥望陆俱沉。   托词晒贡私营窟,印记当年费讨寻。 [B]余购廿四史而短于费闺人以金钏足之喜而有赠[/B]     意气本非巾帼派,爱书竟脱臂金沽。     他时姐妹夸?钏,谁识君家有史图。        [B]迎阳石歌[/B]   城南十里古大洋,凌波有石浮空苍。   百年沧桑几回变,石亦出地十丈强。   上有乔木阴而蔚,下列众草芬且芳。   旧闻巡海张都督,舣舟石下来省方。   兴酣竟以戟作笔,擘窠大字题“迎阳”。   嘉名肇锡易“挂榜”,月山遗爱甘棠。   云霞生其腹,鸾凤栖其巅,   严冬耀奇卉,溽暑嘶寒蝉。   四时景物皆可怜,碧天深入无尘缘。   树颠石蹶不复振,半字深埋小山仆。   我来考古生咨嗟,村落荒凉石影斜。   蔓草碧烟谁载洒?丹枫白菊客停车。   安得神力如项羽,复拔斯石镇斯土。   左凿金钟右石鼓,冯夷高歌老鱼舞。   妄想支离竟何补?摩沙石丈泪如雨。 注:迎阳石古称挂榜石,在麻洲街尾,即今南门外,仙逸中学附近。书载:明成化年间巡海都督张通题“迎阳”大字其上,因易名。石旁有古榕树,康熙元年6月为台风催折,石因仆地。有居民建屋石上,道光7年绅士呈请邑令祝淮委派史左昌桓谕令拆毁,由志局给补价银60两,以存古石。“金钟”指今属板斧镇的金钟山。“石鼓”指五桂山北之石鼓。   郑韵琼字子佩,别号侍云,濠头人。道光22年生于书香之家,嫁流?芬为妻,婚后夫妻时有唱和。韵琼乃巾帼文才,吟诗清丽畅顺,著有《真意室诗》2卷。病故于光绪23年,时年仅53岁。   录其见传于世诗四首如次:     [B]答小衡购全史作诗见贻[/B]    家有图书我不贫,琼瑶金翠岂堪珍?    君家名列儒林传,好记当年买史人。         [B]初食鱼[/B]    一自归张翰,莼羹遂擅场。    谁云秋味淡?当是?鱼香    雷缕银刀,霜英菊酒黄    因思姑所嗜,荐?意彷徨               [B]寄外[/B]    巡檐扫径独徘徊,狼藉金英已作堆。    可笑林郎负风景,菊花开尽不归来。             [B]守岁[/B]    围坐迎新岁,家人笑语声。    灯光传鼠家,曙色动鸡鸣。    炮竹不断响,腊梅浑有情。    太平真景象,的的雪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