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李修凝与李遐龄清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4日 来源:
中山政协
[B]李修凝[/B] 字开至,先辈居省城,祖父从商徙居石岐。乾隆元年岁贡,选授肇庆府开平县训导。在任治学严谨,倡导行为正直,勤劳苦读。并着力更改生员懒散、不求上进等陋习,培养多届生员应乡试考。
年老辞官归,于石岐紫里辟地建怡园,每日读书吟咏。终年93岁。
传世著作有《尚书正义》、《小香亭稿》、《宦游草》。
[B]李遐龄[/B] 字芳健,修凝曾孙。嘉庆21年岁贡,未仕。幼年时已表露聪明懂事之素质,见亲人忧戚,能委婉询问,劝慰之词似成年人所术。7岁学作诗,常写出奇句。因家道中落,补弟子员生后,返里设馆授徒,以微薄收入奉养母亲。勤读古书,喜爱写作吟咏,尤其擅长于乐府。
卒年不考。遗著有《易蠡》14卷、《读史偶札》2卷、《胜国遗制录》2卷、《十国遗闻略》2卷、《澳门述》1卷、《德州斋暇笔》、《蕉窗暇笔》2卷、《通俗偶钞》、《客话随录》、《今雨偶述》、《对床雨话》、《南华碎绣》、《鸿烈一羽类钞》2卷、《五代史杂诗》2卷、《勺园词钞》、《十国杂事诗》2卷、《勺国诗钞》4卷、《续钞》2卷等。
附李遐龄《香山物产略》自序
香山之为邑,山襟其里,海带其外,东接虎门,西邻梅角,北通省会,南尽重洋,幅员既长,物产斯夥。夫山经图罔象足广厥,闻尔雅注虫鱼弗□,其□谨载名目,采诸听访者从耳治,征之亲阅者从目治。于世所同,则胪其所以民异,于地所独必著,其所从来,形色不遗性味,皆具政俗,因而旁及治疗亦复兼陈。昔人去:一物不知,群子所耻。生斯土者,甯或忽诸未闻其详,敢志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