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热心兴学的先侨陈述尧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陈继崧  
  爱国归侨陈述尧是一个传奇式人物,他早期在海外积极从事劳工运动,归国后积极创办茛尾学校,艰苦奋斗,任劳任怨,把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他还率先在我县发起纪念和宣传”五一”国际劳动节,事迹感人,功不可灭.   陈述尧先生,1887年生于香山县东镇莨尾乡(现中山市张家边区莨尾村),幼年就读于石岐,与郑道实先等为同学.从容不迫912年起,先生游历欧美各国,先是侨居加拿大之温哥华,继而侨居美联社国之旧金山和纽约,后来转赴欧洲,历游英’法’德’意及西班牙诸国,1934年回国佃教育.   陈述尧 先生信仰社会主义,追求世界大同.侨居加拿大时,就已创办<明星旬刊>,在华工中宣传社会主义,推动劳工运动.后来又到美国旧金山办<工声月刊>,团结华工,维护工人福利,力争华人权益,仗义执言,不屈不挠.   陈述尧先生在美国时,与本县濠头乡人郑彼岸先生结识,因两人信仰相同,理想一致,于是结识,见识益广,意志愈坚,因亲眼见到欧美各国科学昌明,技术先进,经济发达,回顾祖国,经济文化落后,政治黑暗,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者略欺凌,感慨殊深.于是在1934年,毅然回国,以兴办教育,培养人材,振兴中华为己任.   陈述尧先生回国后,先参加与创办中山侨立医院(注:此事待查核实),历任中山侨立医院懂事(原址即今市博物馆).至于振兴祖国教育事业之宏志,则因当时国民党统治黑暗.无以施其才志,于是只得回到家乡萌尾,与乡中父老及海外归侨,共同策划,创办“觉新阅书报社“,使乡人得以博览书报刊物,提高文化,增广见识,开拓视野。接着创办萌尾小学,选聘数位教师,以陈族祖神祠为校舍,免费招收本乡邻近学童入学主读书。先生亲任校长,兼任教职达十年之久,他在校任职,纯属义务,不但不收一文钱薪金,还倾其全部家财,精心办学,使萌尾小学日渐发展。但以陈族祖祠为校舍,过于简陋,不能容纳日益增多的学生。于是,他决心筹建新校舍,一方面遍发函信给萌尾乡旅外各侨胞,发动捐资建校,一方面在乡中与父老商议,拔出数亩公地作建成校基地。先开辟为公园,植下花草树木,设置石台石凳,四周筑起围墙,园中还建起篮球场及各种体育设备,作为乡民群众劳动之余,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的场地。公园建成后,又在那里举行纪念“五一”劳动集会,岂料此事竟遭到少数乡人,出于某种原因,极力反对和破坏。他们甚至勾结“大天二”,威胁要杀害先生,于是酿成“四卅惨剧”,先生被殴打重伤,不治身亡。   惨剧的经过是这样的:1943年4月30日晚上8时,四条黑衣大汉,手持左轮手轮和快制驳壳,突然闯进陈述尧先生家里,强行把他押至村外河边,跪在地上,凶狠地说:“你这个独裁校长,贪污公款,发了大财,我们今天奉命来枪毙你,叫你死而无怨”。陈述尧先生当时毫不畏惧,坦然地说:“我做校长,纯是义务,从未收过一文钱薪金,你们看我家中甚少财物,也未购置过半分田产,我贪污的公款哪能里去了呢?这不是很明白吗?你们要杀死我,我也不怕死.我生为朗尾乡校而生,死为朗尾乡校而死,光明磊落,于心无愧.只是我请求你们,让我多活几天,因为明天是”五一”劳动节,我已邀请各乡球队,各校师生,到朗尾学校联合开纪念会,举办篮球赛.如果我今晚死了,明天的纪念会和球赛就开不成了.几天后,要生要死,由你们处置.我不逃跑,我是清白的,我在家里等你们”。几名大汉恶狠狠地说:“以后不准你当校长。若再当,我们就收拾你“。说罢,一齐用枪嘴向陈述尧身上猛插,直至他昏迷倒地。消息传到五桂山区,三天后的一个晚上,欧初部队派了两位同志,亲切慰问陈述尧先生,并表示要追究此事,惩治歹徒。陈述尧先生感谢山区部队的关怀和支持,但不愿说出歹徒的名字,希望把乡校维持下去,得天独厚生不顾个人荣辱安危,冒死办学的精神,令人敬佩。   此后,陈述尧先生带着严重创伤的病体,在恶势力的威胁下,继续为校务工作操劳,而他的健康状况益恶化,于1944年2月29日,不治去世。他在临终时还念念不忘乡校,对身边的人说:“乡校一定要办下去,如因我死而停办,我则死不瞑目了!“此事经过,当时在朗尾乡校任教的黄棣华先生(上巷村人)至为清楚。   1942年郑彼岸先生回国后,得悉述尧先生在朗尾乡倾住全力办教育,深表敬佩,并大力支持。濠头与朗尾是邻乡,相距不过二公里,彼岸先生亦经常抽空到朗尾小学义务讲学。每逢“五一”节活动,彼岸先生亦必亲临助庆。   至日寇投降,国土重光,1946年“五一”劳动节,为了纪念和发扬陈述尧先生为乡村办教育而鞠躬尽瘁的精神,郑彼岸先生和中山县前任县长郑道实先生、杨子毅先生等,与蓈尾乡人共同发起在蓈尾小学举行“陈述尧先生追悼会”。当时参加追悼会的有不少社会名流,有四区中学、五峰中学及四区一带各小学的校长、师生约共二千人,极其隆重。陈述尧先生遗像前排列着数十个花圈,会场两旁悬挂着数十对挽联。会场正门的挽联是:“典同祭社,赋补招魂”,为郑彼岸先生所撰,杨子毅先生所书。郑彼岸先生尚送挽联曰:“劳动节再生,陈述尧不死”,他把陈述尧的名字同劳动节联系起来,含意是深刻的。杨子毅先生另送挽联曰:“人间何世,天道宁论”,郑道实先生送的挽联曰:“卅多年交谊夜榻常联旧梦与重温遥看宿草芳阡难禁雪涕,九十日春光晓钟断送闲愁正难遗况带黄花余痛来赋招魂”。追悼会上,郑彼岸先生发表长篇演说,慷慨激昂地追忆了陈述尧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高度赞扬其为劳工运动和乡村教育事业无私献身的精神。到会者皆凝神静听,无不动容。最后,郑彼岸先生的演说以宣读由他撰写的对陈述尧先生的颂词作结束。颂词曰:“吾人主义,实先时代;先生笃信,奉行弗怠;《明星》《工声》,宣化域外;沧海归来,志行不改;造福桑梓,努力十载;乡校公园,一日尚在;先生之像,同兹遗爱”。这篇颂词概括了陈述尧先生一生事迹,颂扬了他伟大无私的献身精神,也表达了彼岸先生对述尧先生的深切怀念和由衷的敬爱。   追悼会后,举行了篮球友谊赛,参赛球队达22队,比赛持续数天才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