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檀香山领事馆建立之经过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8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德 庄
檀香山(Honolulu,又音译火奴鲁鲁),是太平洋中北部夏威夷群岛的首府,夏威夷原为独立王国,1898年归并美国,1959年成立美国第50州。
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有华人抵檀,多为广东人,广东人又以香山(中山)人为多,他们对于檀香山之开拓发展,繁荣昌盛,建立华侨社团,捐建领事馆,为侨胞谋福利等,均作出巨大贡献。
檀香山归并美国前,我国未设立领事,侨胞内务外交事务,全靠侨民自理,早在1880年,我先侨曾创立“华人联合会”。光绪八年(1882年)驻美大臣郑藻如(中山濠头人)倡建檀香山中华会馆为侨民总机关,侨众公推程汝楫(又名利,中山人)、古今辉(嘉应州、今梅县人)为中华会馆正副商董,并集资建造馆址。光绪十二年(1886年)唐人街大火,中华会馆被焚,程、古两商董集资重建会馆,同时,程、古被清政府委为正副领事衔,负责外交事务。时郑藻如任满归国,由张荫垣接任,奏奖正副领事衔商董从九品选用。光绪十三年(1887年)六月,新建馆址竣工。
程汝楫为我国委派驻檀香山之首任领事,为侨服务,护侨至力,深得中外人士敬仰。1892年程汝楫逝世,噩耗传开,举埠哀悼,美国兵舰及当地官衙商肄均降半旗志哀,出殡仪式备极隆重。
以后由古今辉、王殿璋为商董兼正副领事衔。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檀香山并归美国。驻美大臣伍廷芳奏请清廷 正式设立领事,浙江同知杨蔚彬奉派抵檀任职。1899年,檀香山发生疫症,唐人街被封闭,军队驻守,不准出入,凡有疫症发现之处,惨,领事杨蔚彬与古今辉,尽力保护侨民,至今侨民犹津津乐道杨氏功德。
我国驻檀领事馆,由清代至民国20年(1931年),均以租赁为址,向无定所,迁徙频仍,因陋就简。旅檀侨胞,爱国爱乡,素多急好义之士,以领事馆屡迁,湫隘简陋,既有碍于国体,亦为侨界之羞,故早有筹置馆址之议,惟以所需款项颇巨,再则适当之馆舍维受觅,故屡议屡辍。民国12年冬,适有故侨商杨著昆(中山北台村人,烈士杨仙逸将军之父)遗宅出售,楼宇结构华丽,地段清静,具有园林之胜,交通方便,购作馆址,堪称上乘,希炉埠杨福荣(中山申明亭人,同盟会员、太平洋百货公司总理、著名侨领)首倡洽购,侨界领袖杜惠生(中山张溪人)、陈巧(中山隆都冈背人)二人力主其事,遂以美金11,700元投得。
为筹措购馆款项,杜惠生、陈巧两君会同邝廷(台山人)、黄林、唐雄(中山唐家人,与孙中山同学,檀香山华美银行创办人兼总理)、梁功照(中山石岐人,中美银行总理)共六人,以发起人名义召集各社团会议,讨论购馆事宜,均表赞同,决议组织“筹捐购置领事馆费委员会”,委员十二人,除发起人外,为陈滚(中山冈背人,CQ义合公司总理、著名富商)、黄官信(中山龙头环人,共和银行创办人,隆都从善堂总理)、陈宽(中山下泽人,创办陈宽商店致富,乐善好施,历任隆都从善堂主席)、李连(中山起凤环人,三任檀香山中山学校总理)、郑君烈(中山厚兴人,曾任中山县教育局长、中山县立中学校长,在檀活跃于社团活动)、李绍昌。委员长杜惠生、副委员长陈巧、黄林,顾问邝廷、谭学徐。置业过户诸手续,由法界名人及财政专家谭宗锐(中山崖口人,华人联合进益公司董事司理,华美银行书记兼董事)妥为办理之后,即着手组织筹款劝捐队。陈宽一贯疏财好善,自动首捐1250美元,其余委员亦各捐巨款,为众表率。委员长杜惠生,副委员长黄林,不辞劳苦,衣赴各岛劝募。其功尤伟,各岛侨胞,如希炉埠李潮(台山人,曾任希炉华人商会总理)等多人,闻风响应,慷慨输将,数月而巨款立集。
领馆基地楼宇及整修装璜各费,共美金17,000余元。从此庄严灿烂之新领事馆,出现于华侨荟萃之檀岛。一国之领馆,国际观瞻之所系,檀岛居太平洋之中枢,轮船辐凑,商旅频繁,各国人士,每年路过观光者,络绎不绝,中国有此新领馆,实力华夏之光。民国22年(1933年)元旦,新领馆正式开幕,由委员会以全体名义,赠送政府。檀岛华侨爱国建馆,功不可没,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以陈宽、杜惠生、黄弼廷、陈巧等(以上均为中山人)对于购置领馆,出钱出力,于民国23年(1934年)3月特函嘉奖;提倡购馆之杨福荣,亦于同年11月受到嘉奖。
因檀岛地处要冲,侨务殷繁,我国仅设领事馆,较之其他各国设总领事馆者,有相形见绌之感,有升格为总领事馆之必要,爱由国民党檀香山总支部及中华总商会,分别呈请政府,将领事馆升格。民国23年(1934年)5月8日,国民政府下令将檀香山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
1988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