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记本市早期到达夏威夷的华侨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8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郑柏侣  
  1989年为檀香山“夏威夷人历史研究中心“订定为中国人到达夏威夷贰百周年纪念年,关于中国人最早到达夏威夷的时间,我国史料,没有什么记载,上述学术研究单位,是凭外国海员的航海日记记载而订定的。   夏威夷群岛在1898年未并入美国以前,还是一个由当地土人组成的独立王国。中国人入境,是不需办什么手续的。夏威夷的地理位置,在太平洋中部北纬约23度左右,与我国闽粤两省的纬度差不多。我市历史是称香山县,濒海居民,最富冒险性,在清朝中叶时,乘坐帆船到达夏威夷的香山人已有不少,尤以四大都的南蓢、黎村、西坑、安定、梅溪、田边等村人到达最早,当中就有陈芳、程植、王贵、王锦、程水等。兹将各人简史记述如下:   陈芳,香山县恭常都梅溪人(现属珠海市)。他于1805年已经到了夏威夷,他初到达时,是在Oahu岛作短期的蔗农,后与南蓢人程植合资创办芳植记杂货店,兼做批发生意。由于该店货真价实,经营有方,未几成为当地中国侨民的一间大商店,后又投资糖业,开设糖榨,雇用华工生产蔗糖,因而发家致富。1882年他退休回国,1906年(光绪32年)在村逝世。   程植,我市南蓢人。与陈芳同船抵夏威夷。亦曾在Oahu岛做过短期蔗农,后与陈芳合股开办糖厂。成为中国人在檀开设制糖业的老前辈。   王贵,本市南蓢人。他于1860年在Oahu岛东北部的Punalun登岸。上岸后亦短期做过农业,后与人合股,组织机器辗米工厂,兼做介绍中国劳工入境业务。因为他所经营的业务发达,经济力量在当地华人社会中颇有影响,且对当地的开发有贡献,故得到当时夏威夷国王Kalahana及皇后Giliuokalani的赏识,并成为当时侨领。据调查,现在其居檀香山的第三第四代后人,在美国各著名大学学习已经成为医学博士、电子、航空机械工程师的不下十余人。   王锦,原籍香山县得都泗门村人(即现在中山市张家边泗门村)。他于1906年(光绪卅二年)到达夏威夷的Kula(注2)。他是被迫离乡别井到夏岛谋生的。他本是一个贫农,在村中耕田因岁歉收,交不上田租,而偷了人家的耕牛。清朝时的王法,偷耕牛的要斩首的。因此他被迫买棹逃亡,他初到Kula后,从事务农种洋芋。后移居火奴鲁鲁(Honolulu)做街边小贩,颇有积蓄立业成家,儿女8人,半数在当地高等学校毕业。   程水,是本市南蓢安定村人,他在1882年到达夏威夷。在Punalun上岸(注3)。他是王贵的甥子,得到王贵的帮助,在1908年,创立阿夫米机(Oahu Rice ill)。由于业务发达,将经营米机所盈利润组织华美银行(ChineseAmenican Bank)。这是美国信托银行(AmnvicanSecunity Bank)的前身,即现在的夏威夷第一州际银行(The Finst Jntenstae Bank of Hawaii)。程水念念不忘家乡,当他侨居夏威夷以后,经常都会回到故乡探亲。1919年回乡时途经香港逝世。   上述这几个人,除了王锦到夏威夷的日期稍迟一点外,其他各人都在逊清光绪年代到了夏威夷,距今已达一百余年了。据作者所掌握到的资料,在辛亥革命之前,香山县各都以及珠江三角洲各县民众到达夏威夷的,最低限度也有二三万人(注4),可是清朝的户部(即现在民政部),对这些海外侨胞采取歧视态度,视为“遗民”或称化外老百姓(注5),不问不理,不予保护,因此这些早期华侨,遭受外国统治者的重重压迫。   注:   本文资料多采自“The Eanly Chinese in Punalun”著者James H Chun夏威夷华人历史研究中心版。   Kula在夏威夷群岛的Maui岛上,距火奴鲁鲁的东南约60海里。   Punalun是早期中国农人集中种稻种蔗的地方,土地肥沃,在火奴鲁鲁东北约25公里。   这个数字,包括在1895—1897当地农业资本家在中国雇来的契约工人。   这里“遗民”的遗字作遗弃或遗忘解释,皇朝的户部虽没有什么具体规定,但以前皇朝是采取“闭关自守”政策,邻国都称为“四夷”,笔者先祖是清皇朝官员“诰授户部尚书”“赏戴蓝翎”,本人童年时候,申请出国时就常听他说“遗民”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