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斑社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8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斑社,张家边小隐人,真名李社安,是名武师烂头何的徒弟,他幼年出过天花,落得个满脸痘皮,人们就给他起个绰号,叫做斑社。   相传有一次,一条东莞渔船驶到小隐的鱼栏码头,要用贱价强行收购当地的鱼虾,当地的鱼贩子不服,跟他们争吵起来,却被那条渔船上为头的揪住辫子一个个扔到水里去。落水中的有个绰号叫“水鸭”的不服,消消在水底把那条东莞渔船凿沉,船上的鲜鱼顿时走失大半。那东莞船主更是暴跳如雷,定要鱼栏老板赔偿损失。斑社见势头不对,出头拦阻。东莞船主欺负斑社生得矮小,一招擒拿手就揪住斑社辫用斩一扔。说也奇怪,斑社一动也不动,竟似蜻蜓撼玉柱一般,反被斑社趁势伸出手抱住他腰身,再加一脚横扫下水。他还想扑上岸再拼命,说时迟那时快,斑社早已跳进水中,把他的头一按一提,连续四五次,浸得他双眼翻白。鱼栏老板怕弄出人命,赶过来替东莞船主求情,这才饶他一命,放他灰溜溜逃去。   那东莞船主其实也非寻常,也名叫童神福,是“少林十杰”之一的童千斤的后人,他的叔父童耀祖是东莞有名的教头。童福逃回东莞后,添油加醋地搬弄事非,气得童耀祖化妆成收账客前来小隐找斑社算账。   童耀祖一进斑社家门,拱手说了句:“我是童福的叔公特来领教。”接着双方就用少林拳法较量起来,几个回合后,童耀祖就被斑社地记反掌击中肾囊,翻身跌下天井。不过,斑社这一招用的是巧力,劲道并不大,而且在击倒对方后,立即上前扶起赔罪,并亲自奉上香茗,童耀祖饮毕,顿觉精神大振,痛楚全消,知道对方已将良药放于其内。深感对方极重江湖义气,自己却听信谗言而来,不由得十分惭愧。当时,小隐村民听闻斑社已与外来教头交上了手,顿时一呼百应,前来助战。赶到时才民现两人已握手言欢,不禁诧异万分。经此一战,两人尽释前嫌,还结成生死朋友。   又过了多年,斑社的师父烂头何已老迈,在陵岗村设馆授徒度日。一日,有一个名为陈垣的前来挑衅。那陈垣少年时曾随一化缘僧人习武,后来到一美洲掘金,在斗殴中从无对手。回国后,思量自己年轻力壮,若打败名武师烂头何,当可名声大振。烂头何此时却自忖年老力衰,却又碍于脸皮不敢说出来,正是有苦自己知,幸得斑社这天刚好去石岐趁圩,路过陵岗问候师傅,才知原委,不禁怒从心上起,在比武时痛打了陈垣一顿,替师傅出了气。   据说,斑社是擅用武器就是一条五尺长的白布围巾,平时搭于肩膀,像个吃苦力饭的,谁也不在意,但施展起来,就刚柔并济,厉害非常。   斑社晚年一直隐民小隐,偶尔也到江湖上卖艺卖药,但火气越加收敛,从不与人争斗,直到光绪三十二年才病逝于家乡,终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