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人·孺人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8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拙作《中山的远古文明》谈到中原文化对古代香山的影响,其中,又以南宋末年赵氏政权的一次在规模南迁影响最大。
相传,宋端宗赵?是和他的弟弟赵是(即宋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宋帝昺”)到香山沙涌时正值农历三月,荔枝未熟,满树青果。由于赵氏兄弟渴欲一尝岭南佳果,满园荔枝竟神奇地一夜间全都红熟了。这便是关于“三月红”荔枝这个品种灰历的有名传说。
“三月红”的传说并不可靠,倒是另一个不为人注意的传说更为可信。据说,当赵是等抵达沙涌时,又饥又渴,疲累不堪,在接受了几位农妇的一饭馈赠之恩后,感激不尽,随口把她们都有加封为“安人”、“孺人”。
时年八岁的小皇帝赵?,大概还不大清楚“安人”、“孺人”的身价几何!据《辞海》,安人是宋徽宗时所定的朝庭命妇的称号,封给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的妻子;孺人是宋代加封给通直郎以上的母亲或妻子的称号。两者大约相当于六、七品之间。虽说“君无戏言”,然而一句口头许诺,竟然广为流传,数百年来,一直成为香山农村已婚妇女在幼辈对长辈时或平辈之间的常用称谓,恰恰说明了遗民对宋室的眷恋之深。大批文化素养远较当地平民百姓为高的宋室君臣的眷属和后裔流寓并定居香山,不能不使这远离当时文化政治中心的边隅之地的文化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明代以后,为数不少的诗人、画师、名臣不断从香山脱颖而出,其渊源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