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代的中山景点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0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要是时光倒流回三、四十年代,到了假日,你将携带你的儿女到哪里游玩?
答案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惊讶的,因为在当时,你的目的地当然不是直到80年代才评出的“中山新十景”,甚至也不是古老的“香山八景”,而是在今天看来已微不足道的“迎阳公园”和“月山公园”,若是稍远一点的交游,那就考虑位于沙溪镇的虎逊岩!
说来也并不奇怪,因为,这两个公园分别兴建于1920年(迎阳公园)和1933年(月山公园),在当年曾盛极一时。——《中山地名志》说月山公园兴建于1940年,这显然有误,因为笔者在一本先施公司于1935年出版的特刊中已看到作为月山公园建筑主体的几帧照片,而且1940年正是国难当头,也决非兴建公园的时候。
迎阳公园位于石岐南门三级石迎阳山,因迎阳石而得名。迎阳石原是块高约三、四丈,宽约一丈的石头,其朝东的一面如经磨砺,上刻有五六尺见方的双钩楷书“迎阳”两个大字。相传元、明年代,石岐南门一带还是开阔的海面,叫做狮子洋,是海盗出没之地。明代成化年间,明宪宗朱见深授命张通为巡海督到此巡视,当他乘船到了三级石级一带时,见有一座小山冈,东西南三面临海,地势险要,便在此安营。拂晓,他见朝阳照在一块其平若经磨砺的巨石上,精神为之一振,即用手中画戟,奋力在石壁勾勒出“迎阳”两字,后人将字凿深,名之为“迎阳石”。惜此石已被毁于1967年年,今已不存。
迎阳石旁,有间华光庙,原有壁画一幅,画题为“黄胡须打番鬼”。绘的是香山任协右营守备黄琮率领部众在林则徐麾下智取英国侵略者、火烧鸦片商船的故事。惜此颇有文物价值的壁画也于十年浩劫期间被毁,令人扼腕浩叹。
迎阳公园内,还有建于1946年的抗日烈士墓,横门保卫战的100多位烈士的骨殖,就在抗战胜利后全部迁葬于此。
月山公园位于石岐孙文公路,因地处古时的“七星伴月”之一的月子山,故名。园中有牌坊、凉亭、琴台、石狮子等,尤以生长着两三人才能合抱的古榕最为壮观。园西即公园正门所对着的是“铁城”古城墙的一段,城墙上的古榕盘空生长,垂鬓飘飘,是纳凉的好去处,有“万年阴”之称。昔日一香山籍官员获罪,幸曾望颜为之缓颊,奏称可把他贬去“万年阴”,皇帝见此名,想来此地必然阴森可怖,当即准奏,却不料曾望颜正是藉此把那位官员平安送返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