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漫记中山“长江”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0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到中山旅游的人常会觉得奇怪:在中山市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点的长江旅游区,怎么竟会和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浩浩荡荡地流经半个中国的万里长江同名呢?   相传,在约在300年前,有龙姓叔侄俩,从江西省老家辗转来到这儿拓荒,为了表示不忘故土,便把他们定居的地方命名为“长冈”(在来这儿的路上,他们走过一列长长的山冈),再把“冈”谐音为“江”,以暗喻他们祖居江西之意。   然而,300年过去了,长江仍然是五桂山区中的不惹人注目的小村落。直到1959年12月,炸石的巨响惊醒了酣睡的群山,长江水库修建起来了,之后,疗养院落成了。70年代末, 这里破天荒地办起了“度假村”,从此,小小的长江一日千里地逐渐成为旅游胜地。   说起来,我与“长江”,也曾结下几段文字的渊源。回头再看这些旧稿,倒不失为长江面貌巨变的实录。1980年我曾写过一篇短文:   “车到长江水库,适逢骤雨初歇。仰视巍巍大坝,横镀峡口。鳞光点点,恍在天上闪烁。拾级登上大坝,顿觉空气格外清爽,耳目为这一新。一道悬空的亭阁式长桥,就像巨灵的大手,把游人轻轻地托送到湖中:头顶蓝天旭日,脚下万顷碧波,目眺青山叠叠,耳聆八面来风……。泛舟游湖,攀山觅路。‘飞流千尺’下,宛然又一西樵;‘望夫石’前,似闻怨妇絮语……”   “湖光之美,瞬息千变。乍云乍雾,乍阴乍晴。值此雨霁云销,越觉明媚可爱。湖天一色,了无纤尘。远树含情,苍翠欲滴。忽见一拱虹桥,凌空飞架。今夕何夕?牵惹游人几多遐想!……”   以上,便是长江旅游区雏型的写照。   1983年,“长江乐园”建成后,水库风光依然,游人的注意力却大都被众多的娱乐项目所吸引了。介绍“乐园”的文章不少,到过“乐园”的游人更多,这些,不必我再啰嗦了。我只想说那高达40米的翻滚飞车轨道,“中山新十景”中的“长江虹影”,那虹影二字,便是因它而起。   1980年我为中山首届音乐节写过一首方言歌词,后由作曲家谱写演播了。那歌,写的便是“长江乐园”——   “座座青山列队站,眼眼喷泉礼花绽,青年朋友呀远方的客,欢迎你到长江乐园玩。‘猩猩’肚里任蹦跳,飞车入云翻筋斗,激流飞越好开心,带你亲往‘龙宫’探。拉起帐篷凉风送,飞身入湖一身清劲,辉煌餐厅接嘉宾,向你端上脆肉鲩,向你端上酒一盏……”   1985年,依山面水、富丽堂皇的长江宾馆落成后,我曾往参观,回来后写了一首五言排律——   “宴游佳胜处,此亦一长江!壁立天池碧,云开山影凉。泠泠瞻玉瀑,冉冉升华堂。坐爱家乡味,俯看娱乐场。飞车旋筋斗,曲水荡流觞。欲志今朝醉,吟讴意兴长。”   我想,随着祖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明天的中山长江,将变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