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烟墩晨眺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01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从山下远眺烟墩山,我常发奇想:花塔号称“文笔”,可曾秉笔直书,把数百年来目睹的沧桑,都如实记载下来?因此,我每每沿着陡峭的石磴,一级级地爬上去,就像一行行地辨认那斑驳模糊的字迹。我追忆着、思索着,终于,在一个夏日的清晨,我站在峰顶的宝塔旁,豁然地读懂了这本煌煌“史册”里的最辉煌的一章。这是从1949年写起的,其间虽几经曲折,却终于在1976年翻开了它崭新的一页。   这一页上写着什么呢?凭栏远眺,偌大的中山市城区,像一幅画卷,展现眼前:岐江滔滔汩汩,从天际逶迤而来。如果把岐江比作绸带,西郊就像腰缠彩带的花束。看:富华酒店、国际酒店、香山酒店……,霞光中,每一扇玻璃窗都像泛着虹彩的一片花瓣,挚情地欢迎着外国朋友、华侨、港澳同胞和一切南来北往的客人。西郊,这可是中山市区的门户啊!   再把眼光放远点吧:以中山路、岐江桥为中轴,沿江两岸,烟囱林立,工厂区向左右两翼一字铺开。绕塔半周朝东望,杨颖滨医院大楼巍然矗立;莲峰山后,新的居民点和工厂区恰如雨后春笋,向东伸延……。更不用说那城区的东、南、西、北各方,那宽阔的金黄色的填土区,正预兆着城区来日将要扩展成何等规模!   想像中,忽而浮现了古铁城的狭小城池。智慧勤劳的先民啊!你们可想像得到,你们的后辈,正着手创建何等瑰丽雄奇的业绩?   矗立在市中心的嵯峨宏伟的孙中山纪念堂,正以史诗般的旋律对历史作出回答。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具有优秀的革命传统的中山儿女,在20世纪的80年代里,一定会无愧于我们的先辈,绘出更为壮丽辉煌的一轴画卷的。   蓦然回首,我忽而留意起烟墩山上的这座在旧“香山八景”和新“中山十景”中都名列榜首的、剔透玲珑的七层浮屠宝塔来。这座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高约八丈的古塔,如今也装饰一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来了!我想,如果说,它真是一杆“阜峰文笔”,它伫立在这儿数百年了,一定上不甘寂寞,正等待着我们这一代的诗人,倚天抽毫,泼墨点彩,击节而歌吧?   兴之所至,口占五言古绝四首。诗云:     塔斜山复矮,极目限方圆。     所贵立实地,浮思振翮翩。     飒飒海风急,涛声天际来。     敢飒读书处,曾是烽火台!     楼向云间矗,车在画中行。     铁城多盛况,登览总关情。     塔倚青霄立,花落浑不知。     应是念游子,新春归末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