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琼芝小传
萧琼芝,中山县小榄镇人,1911年出生于信奉基督教的富商家庭。父亲萧伟棠,是广州市南园酒家经理。琼芝青年时学习护理,成为护士,出于爱国热情,她于1938上由香港到惠阳淡水,在151师随军服务团,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后因病转回小榄疗养。 [center][B]参加抗日团体 光荣成为中共党员[/B][/center] 1939年春,“中山县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第二工作队”、“中青年抗日战时救护队”,先后到小榄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队员分别住在大涌边两间祠堂,恰与萧琼工家邻近。“抗先”队员们的爱国热忱,感动了萧琼芝和她的弟弟萧庚流,萧琼芝主动协助“抗先二队”发动小榄青年筹务组织三区“抗先队”和“妇女协会”等团体。 1939年冬,反共投降逆流席全国,中山县也受到波及,各种抗日困乏体组织被迫解散,准备成立的三区“抗先”和“妇协”鬃之流产。但是,中山青年抗日战时救护队仍然存在,他们一方面宣传抗日救国,另方面举办救护训练班,萧琼芝被邀请在小榄设班,培训护理人员。她积极建议扩大吸收受训青年人数,先后训练了两期,结业后成立了“中山小榄抗日救护队”。 1940年春,小榄沦陷前夕,敌机狂炸小榄下基、桑市一带,救护队立即冒险出发,抢救被炸伤的群众。不久,中共三、九区区委书记张诚等地一党组织负责人,从小榄先后撤到九洲基,这时,萧琼芝也到了九洲基,地一党组织由于人员多,便通过萧琼芝在九洲基找了一间房子,作茧自缚为立足点。直到日边入侵小榄前几小时,萧随他们从九洲基再撤往高沙。 此后,萧琼芝一直跟随党组织活动,经过党多年培养教育,锻炼考验,在1945年7月,经中共九区牛角乡党组织负责人苏英及九区地下党负责人张兰二人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center][B]借助社会关系 掩护地下人员诊病[/B][/center] 萧琼芝的舅父卢励吾,当时任小榄镇镇长、崇德善院(后改崇德医院,即现小榄人民医院)的董事,她借且这点社会关系,接触小榄的上层人物,结识“挺三”司令部袁带、屈仁则及谢云龙等人,并进入崇德善院工作。她善于掩蔽,长期以医务人员的合法身份在该院帮了不少革命工作。首先以卢的外甥女身份,取得袁带、屈仁则的信任,掌管崇德医院的实权,物色了一批有活力能干的医生、护士、助产士、药剂士和职工等,团结院内全体人员,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改善服务态度,救死扶伤,在社会上树立了威信。她接待患病群众,热情耐主,态度和霭,深得群众好评。对贫困病者,她减收或免收医药费,西区一位伍姓老太婆,双脚糜烂,痛楚非常,不能行走,邻居用艇载她来医院治疗。萧见状十分同情,嘱这老太婆以后不要来院,由她亲自上门换药治疗,直至痊愈,老太婆十感谢,提出要认萧作契女。邻近的农民都认为萧琼芝能为贫民解除痛苦,对也甚是爱戴。她取得小榄上层人物的信任后,利用岗位条件为掩护患病的地下党员到院就医,提供方便函。如九区牛角乡患了重病、生命垂危的交通员吴桂花好,长期患病的苏英同志,都是由萧琼芝掩护住院治疗,伙食和医药费统由她支付,经她用心照料,很快康复归队。在这期间,三、九区及中顺边境的一些同志患病,也经由萧琼芝掩护到崇德医院诊治和住院。方群英同志在1945年到1946年间,患了顽固性疟疾,屡医不愈,身体虚弱,经萧琼芝供给特效药给她长期服用,终于痊愈。一次,方群英因小产住在该院,为了方同地的安全,萧琼芝以方怕风畏光为由,用被单盖着方的面目,避过了敌人的耳目,使她能安全出院。1947年中共党员教师李瑞英同志,患了疟疾,也是由萧琼芝提供药物彻底治愈。1945年4月,当敌人扫荡九区前夕,苏英同志来到小榄与此萧琼芝商量如何帮助张兰同志平安分娩。萧琼芝当即答允设法。她冒着“窝藏奸匪”的危险,辗转把张兰安排在她的妗婆文信梅留产所里安全分了娩。顺德县十区坝头市地下联络站负责人刘兆容,在1945年“4·12”九区事件中,曾被敌人逮捕,监禁于小榄。1947年7、8月间,苏英找到萧琼芝要求她帮助刘动派的耳目,并做好七姨卢恩宽的思想工作,帮助刘兆容来到小鉴安全顺利分娩,平安返回顺德住所。萧琼芝还曾为顺德九区负责人黄有权等同志的疾病进行检查诊治,直至痊愈。在敌伪和反动派统治的岁月里,我们的部队缺医少药,在萧琼芝巧妙的掩护安排下,诊治好一个又一个伤病同志,使他们重返战斗工作岗位,崇德医变成了中共地下党和部队的后方医院。 [center][B]雪中送炭 给部队输送药品物资[/B][/center] 1944年夏天,抗日部队不少同志患上疟疾和疥疮,由于缺乏药物治理,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部人领导同志刘向东要萧琼芝设法组织一些药物支持部队,她想方设法,从崇德医院库拿出一批药品,委托由她动员参加革命队伍的萧松廉带回部队。1949年夏天,武工队大发展,增加了人仓,需要增加衣服、蚊帐,萧琼芝得知后,马上从崇德医院仓库拿了几匹蚊帐布料,交吴桂好送到袁定慧的车衣店,名为医院车蚊帐,实际是利用晚上赶制衣服和一批蚊帐,及时由交通员送给武工队。 [center][B]积极动员朋友参加抗日[/B][/center] [center][B]巧妙掩护地下人员活动[/B][/center] 萧琼芝喜社交,和霭可亲,平易近人,结交了一批青年朋友,并且动员他们参加了救亡工作。这些同志有何炳刚、萧松廉、卢焕章、邬连芳、麦艳英、袁定慧、萧庚流、李琼英、苏耀英、何铁汉、甘玉明、何文忠、何文达、陈伯仪、萧凤颜等,其中李琼英、何炳刚、萧松廉、邬连芳等先后光荣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萧庚流、卢焕章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46年春,中共三、九区的党组织负责人方群英经常到萧琼芝家接头。萧为掩护方的出入安全,假称方以儿子契了萧,以契亲相称掩盖萧的家人及群众耳目。有一次萧的长辈要方带她的儿子前来拜祖,可是,方没有孩子,这可难为了萧、方两人,方机智地从九区牛有乡苏英同志处借来侄子顶做自己的儿子,应付了过去,以后萧的家人对方深信不疑,更加亲密无间。 同年,中共地下党组织特派员刘云同志到小榄,经常到萧琼芝家里联系商议工作,萧便找到在十二桥窄巷居住的表姐袁定慧,以袁的名义租了一间屋给刘使用。刘与袁则以表姐弟相称作掩护。不久刘云同志转到海洲任教员,并布置萧在小榄设法找教师岗位,以安排一些地下党同志,通过小榄三立小学校董钟明照(是萧琼芝还安排交通员吴桂好以帮助家务作掩护,长期住在萧家,随时将情况转交党组织。 [center][B]协同策划秦炳南起义[/B][/center] [center][B]关心看护被捕同志[/B][/center] 1940年初,萧琼芝认识了挺进第三纵队副司令屈仁则的嫡系中队队长秦炳南。秦原是19路军的一位连长,1932年曾认为秦炳南是可以教育争取过来的抗日分子,即将这事向党组织会报,后便有意经常与秦接近,向他宣传中共中央“要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抗日主张,鼓励他向梁伯雄学习。萧在教育争取秦的过程中,不断向党组织会报。党组织的负责人张城决定亲自打入秦的部队,策动秦部起义。1943年夏天,由张城的爱人郑雪琼向萧琼芝转告了张城的意图,并通过萧介绍张城到秦部当一名文书。张城在秦部经过几个月的工作,于1944年11月17日成功策动秦炳南率部队举行起义。秦的爱人麦翘芳也随夫起义。后来秦部转战粤中,秦炳南于1945年1月底,在高鹤县凤凰山战斗中英勇作战,因敌众我寡,不幸被俘,并于是年底在新兴县英勇就义。秦的爱人麦翘芳虽幸脱险,但悲痛已极,身体潺弱,抗日部队领导派人护送她返小榄,经由萧琼芝与苏英商量,翌日由苏英带麦离小榄到南海县南三支队郑少康部队去。 在秦部起义前夕,萧琼芝还根据党组织指示,为了长入掌握军情,就曾与秦炳南商量,将他的勤务员吕有长,安插入屈仁则司令部当勤务兵,注视屈的动向。自此以后,“挺三”司令部内部一切情况,由吕有长向萧会报,由萧及时转报党组织。 萧琼芝是以小榄镇镇长卢励吾的我甥女身份,得到屈仁则重用的。1944年6月,屈仁则要萧琼芝组织一支救护队,萧经与党组织的联系人张兰商量同意,于8月正式成立救护队。萧自任队长,安置了进步青年何炳刚、萧凤颜、萧庚流等人为队员,袁世根亦介绍袁定慧、袁焕彩、袁惠珍、黄权安等参加。救护队活动开始,萧琼芝即布置何炳刚、萧凤颜、袁定慧、萧庚流等9人,通过护理“挺三”士兵的机会,向伤兵宣传“要团结抗日,反对内战,救国救世主家”的道理。1945年2月,救护队被合并编入周克明领导的政工队,分政治组和救护组。1945年5月,敌人扫荡九区,逮捕了党员陈淑芳、刘兆容、黄琼深3人,把她们押到政救队队部,因她人三人是妇女,周克明把她们交到救护组看管,。萧凤颜、袁定慧向萧琼芝汇报后,党组织派苏英同志向萧讲述3人的情况,着萧保护她们。萧即布置萧凤颜、袁定慧小心看护陈、刘、黄3人,关心她们的生活,并替她们带书信交与党组织,还以带她人出街买东西为名,到萧家里与九区党负责人苏英、张兰等见面。由于萧琼芝处处向政治组说好话,使陈、刘、黄3人在监禁期间未受污辱和刑罚。 [center][B]机智果断 坚持革命活动[/B][/center] 1945年5月,政救队员袁修(袁带的侄子),在游击队驻地,捡到萧松廉的一份自传。内容有述及萧琼芝于1943年亲份自传给他追求的萧凤颜看,并讨她地说:你弟弟萧松廉这么不小心,幸好是我拾到,还则你萧家之人(琼芝、松廉、凤颜)都不得了呀!萧凤颜一边看,一边杨,若果真被他交去政救队部,真不得了!于是佯作要仔细看此材料,一手拿过收藏起来……。袁修走后,萧凤颜马上反这“自传”拿给萧琼芝看,大家都捏了一把汗,恐怕袁修口头和上边汇报,便作了应变的准备。多年来,萧琼芝的抗日和革命活动,已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怀疑。1945年,屈仁则、谢云龙等人开会,卢励吾也在场,谢云龙曾说:“萧琼芝可能是八字脚……”。屈仁则半信半疑,卢励吾听了之后说:“不会的,她是个基督教徒,心地善良,办事热心,好帮助人”。但他内心却忐忑紧张起来,会后回到家里,马上命女儿找萧琼芝见他,和颜悦色对萧琼芝说:“谢云龙说你是八字脚,是不是我不知,共产党实行的是共产主义,这是我赞成的”。装出一副进步的脸孔,来考验观察萧的神态。萧面对自己的长辈,却机警地当作确无其事的样子,镇定地回答说:“我只知有国民党,不知有共产党,共产党是怎样的,我不知道,谢云龙凭什么说我是‘八字脚’呢!”卢励吾听了外甥女不松、不紧、满不在乎的回答,便不再追问。自此以后,萧琼芝做事更加处处留神。 1944年,萧琼芝介绍邬连芳参加革命工作,直至1948年夏天,邬连芳被捕押往石岐,她姐姐邬桂芳也受株连,被抄家拘留审讯。萧琼芝知道这消息后,推测看书有可能被供出,便考虑要不要离开小榄去躲避?但她想:如果自己离开,就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经过分析,大胆决定不离开小榄。她还下定决心:即使被捕坐牢,了要捍卫革命利益。后来,邬桂芳到萧家指责琼芝“勾引她妹妹去参加共产党而遭受被捕……”萧琼芝即耐心和她解释说:“我只是介绍你妹妹去当教师,至于参加不参加共产党,我是不知道的,俗语说‘生仔唔知仔心肝呀’,怎样怪得我呢?”她的回答,使邬桂芳无言以对。 萧琼芝以热爱祖国、热爱革命,对党和人民忠诚和坚毅的态度,多年来在复杂的社会不幸里进行隐蔽的斗争,历尽风险,为革命作出不少贡献。 萧琼芝现已离休,定居于广州。 (本文根据萧琼芝、李瑞英、袁定慧、张莹等同志的忆述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