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群英革命斗争活动片断
粤、赣、湘边纵队顺德独立团团政委方群英,原名方秀英,中山南萌镇田边村人。父亲与长兄到海外试想生,杳无音信。方群英12岁那年母亲去世,从此她负起赡养弟弟之责。她自幼参加劳动,以斩柴割草,替人看牛,赚钱维持姐弟二人生活。 当时,南萌农村封建势力横行,地富豪绅欺压弱小氏族。田边方姓是小姓,被歧视为“村奴”。所有方姓男女,不准入学校读书,禁止进入大姓氏族人的祠堂。方群英自幼深受封建恶势力压迫,幼小心灵,烙下对旧社会的不满印象。因此,形成了刚强的个性,不甘屈服于封建势力。与她要好的邻居程志坚,知道她的家世穷苦,因封建势力所迫而不能入校读书,但她很想读书时,深表同情,就鼓励她说:“上学读书吧,不要怕。我带你去,没有书,我和你坐一张台,两人一本书”。于是程志坚带她去见校长,取得校长同意,田边“村奴”家族的第一个女孩就这样进入了乡校。后来,方群英在程志坚的鼓励下,又进入区立小学读书,她的经济生活和书籍、文具,常常得到程志坚的支持,因此,方群英比别人学习勤奋,刮风下雨,从不缺课,成绩比别人好。方群英与程志坚亲如姐妹,后在革命斗争中,成了亲密战友。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全国人民奋起抗战。风华正茂、饱经封建恶势力压迫的方群英,不能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她主动组织一群姐妹,成立妇女救亡宣传队,在本村中心的天德门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她们高唱着抗日救亡歌曲,分成两组深入到圩镇商店和大户人家募捐筹款,缝制棉衣慰劳前方将士。由于方群英工作积极,又有组织能力,很快在群众中建立了威信。同年10月,她光荣地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并被委任为四区妇女抗日救亡工作团副团长兼总务。工作伊始,亟须救护人村,于是她挑选了十多人组织救护队,自任队长,一起学习医药救护知识。此后,她常带领救护队以所学到的知识为群众治病,注射防疫针、种牛痘,日寇飞机轰炸时,即率队抢救被炸伤的伤员群众。 1939年初,中共中山县委按照上级党委指示,调派方群英到顺德县均安圩沙头村开展妇女孩子工作。她与“林叔”(即林锵云)联系上后,林叔即对她说:在沦陷区工作是艰苦的、危险的,你要事事谨慎小心,胆大心细,冷静机智,切勿急躁,要忍耐,坚持斗争。她牢牢记着革命前辈的话。 她工作有成绩,得到林锵云的信任。不久,她被调节器到新会县荷塘负责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工作和联络中山县三区海洲乡、顺德县八区昌教乡一批地下活动的党员。当时,党组织在沙头建立了秘密交通联络站,所有密件都是单线联系,直接由她送到林锵云同志处。她工作中,不仅联络党员,带送秘密文件和讯息,而且还要护送革命同志,曾遇上不少惊险事件,积累了不少经验。有一次,她携带着几十本抗日宣传资料,从均安圩坐艇到东马宁,小艇经过莺哥咀海面时,突然遇上土匪截查,盘问方群英所带的是什么?她沉着地说:“是唱戏的书”。土匪动手拆包,情况十分紧张,她冷静、机智地主动拆开一包,并将其中的一本交给土匪,这土匪目不识丁,没看两眼就把书丢了,另一个土匪拾起来看,果然是唱本。原来这是方群英预先准备应付检查的唱本,从而掩护过了关。她护送革命同志,也有一套办法。她与被护送的同志接上头后,详细讲述沿途所经过的路线情况,以及对付敌人盘查的方法,做到大胆、镇定、不慌张,每个同志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凡是遇上土匪收保护费,要故作大方,以免角怒土匪,惹起麻烦。就这样,她护送了一批又一批同志,从未出过问题。同志们称赞说:“方群英的秘密联络站是安全站。” 1942年,日寇用“三光政策”对抗日游击区进行大扫荡。方群英被调到西海组织姐妹会,带领妇女党员、干部、帮助群众“坚壁清野”,把家里的财物疏散藏好,不让敌人现场,冲入火海,灌救扑来。敌寇扫荡之后,当地有几百名群众无家可归。党组织和方群英同志一面设法安顿受灾群众,一面组织人力抢修被烧毁的房舍,发动各乡的党员、妇女、干部捐款救济,使灾民渡过难关。 事后,上级通知方群英火速赶回司令部。林锵云司令嘤对她说:“林头激战的伤员很快会送到,你赶紧做好救世主护准备。”方群英报千林司令员:止血和消毒药品不多了,必须要到三洲购买。林叔同意她去,当时天气很恶劣,风大雨大,但方群英二话没说,立即划艇去购买药品,小艇顶着风浪前进。突然一个大浪打来,把方群英摔倒了,她的左手被削伤,牙也被碰甩了,鲜血从牙缝渗出,浑身疼痛。她咬紧牙根,顽强地站稳,忍住疼痛,把住双桨,奋力划到了三洲,买了一批急救药品,迅速赶回司令部抢救伤员,抢救中,方群英见到一个被敌人弹片打入眉心的伤员,伤势严重,必须立刻施手术,取出弹片。医疗队打破常规,马上布置简单手术室,在板床上铺上棉被作手术床,用几支手电筒权充无影灯,用乔胡须的刀片作手术刀,妇女修眉毛的钳作手术钳,方群英大胆操作,很快把伤员的弹片拔出,手术成功了。 1945年,日寇扫荡五桂山区,形势十分紧张,上级党组织决定,把已暴露身份的方群英调到中山县九区,负责15个党组织的工作点。这时的九区牛角乡形势十分严峻,敌人围攻游击队,抢割了农民所有的水稻,抢走了群众的塘鱼,造成群众生活严重困难。在白色恐怖下,群众对敌寇的残暴,心有余悸。方群英的突然出现,接头的党员都吃了一惊,熟悉她的群众却疏远躲避,或佯作不见,远远走开。方群英面对这种困难情况,没有灰心,她先到党员苏英家里住下,装成农妇,和苏英家人一起光着脚到田间劳动,和群众谈话,启发大家开展生产自救,经过几天的工作,群众的顾虑消除了。 为了恢复党组织活动,方群英在敌占区四出奔走,寻找失散不党员干部。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她独自一个人行田基、涉河边、过板桥、穿过桑地、蔗林,走遍牛头、坡头、孖沙、滘心等十多个工作茧自缚点,整整花了半年时间,把每个地下党员都联系上,通过党员团结了近百名干部及基本群众,迅速开展了生产自救运动。 之后,方群英在坝头市建立秘密联络站。工作中,她主动接近群众,关心群众,时常帮助困难户,有一个盲人病了,方群英像服侍亲人一样,一口一口喂药给这位盲人,盲人感动得流出泪来,说:“你真是她人啊!”。方群英与群众建立鱼水般的关系,受到群众的爱戴。一次,群众打听到敌人要袭击联络站,立即通知方群英和其他同志转移,使敌人扑了个空。联络站接待过许多地、县委的领导同志,由于有群众的掩护和帮助,安全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珠江纵队副司令谢立全曾称赞地说:“方群英像一块磁铁,能把男女老少群众吸引在她自己的磁场周围。” 1946年夏季,中山九区低沙田一带,遭受洪水淹没,稻田严重失收,国民党反动派还强迫农民交田赋。有3个农民因交不出田赋被拉走。方群英闻讯,立即与当地党小组的同志商讨对策。会上,有的党员担出“组织请愿斗争”。方群英沉思片刻,同意这一意见,她指出:请愿组织工作一定要做好,党内外同志都要发动,一齐行动,还要做好保、甲长的思想工作。将军庙、滘心、孖沙、南头等乡的群众都发动起来。会议议定了这次请愿斗争向国民党当局提出的要求:1、立即释放被扣留的农民兄弟;2、每亩免征77斤田赋;3、保证以后不拘捕农民。请愿行动开始,1800多个农民,从各乡浩浩荡荡集中到达国民党九区政府外面,由“白皮红心”的保长向区长交涉,经过近八小时的斗争,终于迫使区长答应群众担出的条件,3个农民获得释放,抗征田赋胜利了。 1949年5月,粤赣湘边纵队建立顺德独立团,中共党组织派方群英去担任团政委。独立团成立初期,困难重重,方群英逐一解习俗,首先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她通过中山九区、三区党员及群众团体,募集一批粮食款项支援部队。 方群英为了祖国,四处奔波革命,当时因搞秘密工作,不能携带孩子。她忍痛把出生仅半个月的孩子送给群众抚养,谁知亲骨肉从此分离,孩子下落,杳无音信,她没有因此影响工作,接着,一个一个疾病折磨她,严重的疟疾,滘胃溃疡出血和绞痛,威胁着她的生命,但她强忍着全身上下的剧痛,顽强地坚持工作。 顺德县解放初期,独立团配全人民解放军接管了顺德,好担任军管会主任,领导建立民主政权。顺德刚解放时,有些粮食商人受坏人唆使用权,囤积居厅,抬高粮价,牟取暴利,群众怨声载道,面对严峻形势,方群英一面组织力量,从万顷沙运来粮食供应市场;一面召集粮食商人开会,约法几章。她带病拖着沉重的脚步参加会议,严厉训斥了不法粮商的做法,并当即把为首分子扣押法办,粮商受到教育,遵守了政府规定,很快把粮价平抑下来。接着,方群英以坚强的毅力,参加领导顺德县恢复经济、发展生产、镇压反革命、学校复课、土地制度改革运动……她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干劲,仿佛是身无疾病。 以上是方群英同志的革命斗争片断。 现在方群英同志已年近古稀,这位为民族 解放、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了几十年的女中豪杰,值得人们敬仰。 (本文内容基本辑自《一代英姿》郭伟强:《方群英——一个村奴的道路》,转载时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