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妇女干部梁绮卿
1944年7月26日,广州市郊游击他二支队(简称“广游二支队”,是珠江纵队二支队前身)驻地——番禺县植地庄遭到日寇袭击,在突围的激烈战斗中,梁绮卿同志被密集的炮火击中,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当时年仅27岁。 梁绮卿是中山县人,少年时在广州市省立女子中学读收,爱进步孝师的影响和启发,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勇敢地与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斗争。1935年末,蒋介石贯彻”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转移人民的抗日视线,麻痹人民的革命斗地,推行所谓”撙生活运动”,担倡复古。一天,绮卿因穿了一件短袖衣服上街,被认为”有伤风化”爱到公安局拘留。但她毫不惧怕,乘此机会,据理驳斥,揭露”新生活运动”的反动本质,奉劝当局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抗日才有出路,弄得当时的公安人员狼狈不堪,无言可对,最后不得不把她释放回家。绮卿的斗争精神,给妹妹梁陶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启发她树立革命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通电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一毕业就回到家乡中山县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她积极的工作,为党组织所认识,于是1937年春被光荣地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中共中山县委恢复活动后,她曾先后担任过一区区委委员、四区区委委员、县委委员兼妇委书记等职务。中山县战时妇女协会成立后,她还参与中共中山县党、团领导小姐,直接领导该会工作,参加了一系列的斗争活动。凡妇协一切对外宣传活动,她事必躬亲,认真负责。妇协会刊每期的稿件,都经她和县委宣传部联合审定。除妇协工作外,她还参加过中山县话剧协社,小学教师战时服务团以及广东中山青年抗日先锋队等领导工作。 绮卿同志参加革命后,不断地学习马列主义,努力改造世界观,坚定地树立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她一贯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为了保守党的机密,掩护革命同志活动,曾不顾敌特的追踪监视,巧妙地运用了中山县工区区长郑促楚是她姑丈,日寇侵占中山时郑全家逃往港澳,留下一所大屋由她看管的机会,为党设立了地下联络站。以后又根据形势变化,多次转移地点。她还常常将自己当教师的工资收入和家里的钱物支持地下党的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志。当时中共中山县委的梁奇达、徐云、叶向荣等同志都经常住在这些联络站里。绮卿善于团结关心同志,做亲密无间。凡与她相处过的同志都说,到了联络站,就如同到了温暖的家庭一样。 绮卿同志对中共中山县党组织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当她了解到四区田边乡妇女抗日救亡工作队程志坚、方群英、孙启明、孙秀珍等同志工作表现积极,斗争敢时,便多产供销下乡和她们交朋友,通过接角和组织学习的机会,向她们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细致地教育培养,引导她们热爱共产党,启发她们参加共产党。1937年月10月左右,这四位青年,在绮卿同志的帮助下,终于光荣地参加了党的组织,从而推动了当地抗日救亡工作的开展。又如谭连珠同志,原是纺织女工,起初在石岐太原第地下联络站帮助搞生活,在绮卿同志的耐心培养教育下,提高了政治觉悟,也成为一名光学的共产党员,较长期地住在太原第,负现党的交通联络工作。 绮卿同志不管在国民党统治区、日寇侵占区,还是在游击区,都能反个人生死置之度外。1939的一天,她以抗日救亡的名义参加了中山县抗日统率委员会组织的慰问队,到刚收复不久的大岗等地进行慰问。在渡江时,突然遭到敌艇游弋干扰,但她镇定自如,终于安然闯过去。在搞统一呀线工作时,她一方面对国民党上层人物保持高度警惕,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另方面又坚持原则,灵活地开展工作,所以较好地完成党组织交给她的任务,没有招致过不应有的损失。 1940年3月,中山沦陷后,绮卿同志先后被调到南(海)、番(禺)、顺(德)游击区、广游二支队负责宣传和妇女工作。当广游二支队举办第一期妇干班时,她被委任为班主任,梁欠任政治指导员。当时斗争不幸复杂,生活十分艰苦。赏来扑克四面八方:有的来扑克农村,有的由香港秘密输送回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加上学习班住地流动性很大,经常要随面三大队转移,物质条件很差,参考书籍缺乏,工作是很困难的。但绮卿同志从没有流露过半点畏难情绪,相反,她经常鼓励学员们努力学习,增强对抗日胜利的信心。因此,学员们都把她当作亲姐妹来对待。在绮卿同志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妇干班的学员们从不叫苦,都能安心学习,进步很快。分配工作时,大家都服从组织的安排,有的当交通员或到机关搞机要油印工作,有的分配到地方搞统战工作,还有的被派到南海、三水、番禺等地农村开辟新的据点。妇干班使部队增加了一支妇女生力军,为当时妇女工作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这些都是与绮卿同志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 妇干班结束后,绮卿同志留在禺南地区担负妇女运动的全面领导工作。她本是在城镇生长的青年知识分子,但她为了便函于联系群众,发动和团结广大劳动妇女,便把自己打扮成村姑模样,学会光脚走路,学会划艇,迦老百姓也看不出她是个有文化的人。她在抗日斗争中,机智灵活、坚定沉着、刻苦耐劳的精神是令人敬佩的,使用权人永远难忘。 绮卿同志在个人生少上也经学了严峻的考验,她有家庭,也有孩子,但为了革命的需要,却毅然远离爱人,给刚出生的孩子喂米糊,不久,她便把孩子托付给别抚养,直到牺牲时,整整相隔四年多她没有看过孩子一面,焕然一身长期辗转于南、番、中、顺等地区工作,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44年7月26日,日军妄图消灭广州郊区抗日游击队,以密集的炮火轰击禺植地庄。在残醋战斗中,绮卿同志身负重伤,继续突围时,炮弹又在她身边爆炸,终于夺去了她那年青的生命。当时,她已是中队级以上的军政干部。她的牺牲,是我们部队的一个损失,但烈士的革命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本文选自《五桂飘香》梁铁、刘紫云、梁陶卿:《巾帼英名永放光芒——回忆敬爱的绮卿同志》转载时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