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矢志革命的董慧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0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杨荫清  

  董慧,祖籍中山县小榄镇,出生地于香港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董促伟原是香港有名的银行家,他创设道亨银行于香港,分行设于上海等地,是一个爱国人士。   董慧,原名凤然,有兄弟姐妹多人,她自幼在香港读书,中学毕业后,升学到北就大学。在校期间,她参加了“12·9”爱国学生运动,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1398年,她取道山西,进入延安马旬主义学院习,同年毕业,被派到“中央社会部”工作(据《中央组织史》资料,该部在1939年正式成立,当时康生任部长,潘汉年任副部长)。   1939年5月,中共中央派潘汉年去香港工作,董慧稍后于同年11月随调香港,党组织考虑她是道亨银行老板的女儿,可借助这个社会关系,开展统战和情报工作。董到港后,负责管理香港地下党机关的经费,兼做一些内部工作。在此期间,她出于保密,不能出头露面,也不能泛泛的交朋接友,坚快贯彻执行白区工作的方针。   初时,董慧对这种工作的意义不甚了解,稍有情绪,此后经潘汉年启迪,她便函安下心来,服从党要求做好工作。   董慧是有文化素养的人,且仪态庄重大方,因此周旋于香港上流社会,从未露出破绽。她还慧眼识人,会用人。譬如当时香港地下党机关需要一个报务员,党组织将物色对象的条件告诉她,并呆嘱要紧的是人要可靠。董即将家里保姆的女婿高志昂介绍给党组织,虽然高当时还没有参加党组织,但由于党对董慧的信任,即把秘密电台安放在高的家里,而高也一直忠实地做好电台报务工作。建国后,党组织将高调到上海民航局工作。另一女报务员黄淑婉,工作也十分出色,也是董慧物色和介绍的。   1943——1944年期间,董慧被调返解放区工作。1945年党“七大”以后,潘汉年奉调东北工作,董慧也随去,后因长春地下党机关遭受破坏,她俩奉调辗转北京、南京、香港、南洋、上海等地,仍负责党机关电台的情报工作,她为了协助潘汉年做好统战工作,掌握各方情况和意向,把情报资料?集上报,争取祖国早日解放而废寝忘餐,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党的秘密机关,董慧对身边的同志,既注意他们的安全和工作安排,又善于引导和热情照顾,这样的工作直至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潘汉年和董慧再调香港工作,并在香港补行婚礼,董父给了她五万元港币作嫁妆,董慧如数上交党组织,作为她筹的款。而她和丈夫却没有单独的居所,一直住姐姐的家里。   董慧协助潘汉年在香港负责搜集情报外,还负责从香港运送急需物资去解放区工工作。随着战事急剧发展,香港至上海的海上交通被封锁,上海解放前夕,她和丈夫冒死返回上海。解放后董慧出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陈毅兼任统战部长,潘汉年任副部长)秘书科长。1955年潘汉年在北京开会时被以“特务”罪名关押后,株连不少人(如中侨委办公厅副主任名导演蔡楚生的夫人陈曼云女士)。董慧和秘书科人员也被分别隔离,要交待和潘的关系,并要揭发潘的反革命活动。从此监视、限制了董慧的自由。1963年潘被判15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董虽没有被判处徒刑,但已成为反革命家了。   潘汉年被宣判罪行的同时,董慧也被开列了两项罪状:(1)一向追随潘干坏事。(2)盗窃国家财物(因为抄家时发现她有外币)。一同押往团河劳改农场。在场改造时,有人逼董和潘离婚,说:你和潘汉年离了婚就不再受牵连了董慧坚决不肯,她说:“我不相信潘汉年是反革命分子。我愿与他同甘共苦,誓不仳离“。她坚信潘汉年是无辜的,甘心与丈夫一同过凄苦的狱中生活,而毫无怨言。她的高尚品德,受到熟识她的人们的尊敬。   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潘案再度重新审理,潘汉年重判为无期徒刑,押到北京秦城监狱。董慧又随同生活。一次她上厕所时跌了一交,骨折了,送公安医院治疗。由于当时对反革命分子看管很严,她的骨折没治好,成了跛子。1975年潘汉年出狱,董慧回上海一次。不久潘安排到湖南沫江农场,董稍后也到了该农场。因董腿不好,需要一位女人扶着才能走路。到农场后,他俩住单独两间房子。场方宣布:“潘汉年的生活费每月200元,劳动任务,主要照顾董的生活。潘没有通讯权,董不算犯人可和外面通讯”。董慧听后即担出,我是中共党员,要过组织生活,但场部党组织不答复。据说她在秦城劳改时,就已经没有党籍了。这时,董慧写了一封信回家,其北董锡全带来了手推车和罐头、食品,还有5包“555”香烟,二包请客,三包给姐夫。但农场当局答复说:“这里不对外开放,东西右以留下转交”。1977年元旦前后,潘汉年病情日益严重,小便失禁,当时中央虽有指示对他抢救,送往长沙医院高干病房,因病情恶化,褥疮发臭,卧病两月不治去世。潘临终前夕,董慧赶到,见了最后一面,潘汉年便与世长辞!   潘汉年死后,董慧仍在沫江农场。心里十分悲痛,时刻怀念着潘汉年,甚至在吃饭时也在桌上摆两双筷子,说潘汉年没有死,他要回来的。这时场部领导先后请了3个保姆照料她,最后的一个是保姆的女儿,董很能够喜欢这位年青保姆,时常教她学英语。“四人帮”垮台后,有人找董慧外调江青情况,她还写了一篇署名信给华国锋主席要求平反,但没解决问题。不久,她弟弟和任湖南省人民代表的妹妹来探望她,他们在长沙一个宾馆中见了面,住了几天。以后其北董锡全写信给董慧的保姆,信中说:“自己家里资本家,但是爱国的。大姐董慧参加革命,全家都爱国。抗战初期,父亲还捐赠过一万银元给中国共产党”。随信还汇来200元现款。董锡全还向大姐担出,要接她到香港疗养,并继承遗产,但董慧拒绝了。董慧常说:“我虽没有党籍,但要以党员条件要求自己,问题解决了,我还可以工作,香港我不去了,我对过去走的路,并不后悔……。”从这一番话,可以证明董慧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可是她没得到平反,就在1979年1月逝世了。   党中央的拨乱反正方针落实后,董慧于1979年2月获得平反,沫江农场为她召开了追悼会,她的爱灰先送到长沙烈士陵园安放。1982年根据中央有关方面的指示,潘汉年和董慧夫妇的骨灰送北京安放。他们的骨灰盒覆盖着党旗,由火车送北京时,廖承志等在车站迎接。历史证明:潘汉年和董慧都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中共优秀党员,他们俩的一生,无愧于革命的时代。   潘汉年、董慧同志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