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社会活动家郭秀仪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0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中山市华侨、港澳台人物传编委会办公室整理  
  郭秀仪是北伐名将、抗日功臣、中国共产党挚友、著名有国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黄琪翔的夫人,社会活动家。   郭秀仪是广东中山县人。祖母是上海招商局督办徐雨之的胞妹,外祖父是有名的茶商。父亲郭侣庭,母亲刘芍姘。郭秀仪幼年受良好的家庭教育。1929年毕业于上海文艺女校。1931年到上海苏浙皖区统税局工作。1934年郭秀仪抵达柏林与黄琪翔结婚。婚后郭秀仪积极支持黄琪痴情领导的“中国留德学生抗日联合会”的活动。   1936年月10月间,黄琪翔经陈诚邀请回国,共商国是。不久爆发了“七·七”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朱谈判,共商团结抗战的决策。周恩来等人常和黄琪翔来往,郭秀仪因而结识了周恩来、朱德、叶剑英。   郭秀仪是一位热爱祖国的妇女,她看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热血沸腾,因此,积极投身火热的抗日战争中去。当时中国妇女知名人士宋庆龄、邓颖超、何香凝、史良、李德全以及沈钧儒、郭沫若、陈立夫等190多人,发起组织妇女抗日求国委员会和战时儿童保育会,下设44个儿童保育院,郭秀仪是发起人之一,并被选为理事、常务理事,担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她还兼任征募部副部长。为了筹集经费,她到处奔走,在各种集会上大声呼吁,向各界人士、社会困体以及国外慈善困乏体进行募捐,金额达二万多元,仅次于宋美龄募捐到的数额,居第二位。44所儿童保育院,前后共收容儿童二万五千多人。他们爱到了良好的教育,这批人中,现在有不少已成为我们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村。   1939年秋,由于抗日形势日急,蒋介石调黄琪翔为11集团军总司令。郭秀仪担任了总司令部妇女工作队队长,她把家庭妇女组织起来,慰劳前线士兵,并到作战前线组织抢救受伤士兵,妇女工作队在襄樊还设立了专门的医务所,为过路军人、伤员和当地群众送医施药,以鼓舞士兵气,安定民心,所需经费,都是秀仪募集来的。抗战胜利后,由于黄琪痴情、郭秀仪对抗战功绩卓著,他们双双获得了“抗日战争胜利勋章”。   1947年因国民党当局悍然撕毁“双十协定”,积极准备发动全面内战。周恩来、邓颖超在黄琪痴情上海靖江路的寓所,举行告别聚会,郭秀仪亲自入厨为客人准备“自助餐”,她把家中仅有的一瓶三星白兰地洒拿出来斟敬周恩来夫妇,她说:“周公,我敬你一杯酒,祝你们这次离去,旅途平安,希望你们早日回来”。   1948年9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取得节节胜利,形势发展很快。黄琪翔应召从德国回国,他看蒋介石对他的态度很坏,感到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他和郭秀仪反复商议,在郭秀仪的支持下,决心彻底脱离国民党政府,经过各方面的准许轮装化名全家去了香港。   1949年8月,中共代表通知黄琪翔,中央邀请他去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会议,郭秀仪随后带子女也到了北平。   郭秀仪过去对绘画艺术有些基础,进步很快,深受白石老人的赞许和喜爱。齐白石常在郭秀仪的仟品上亲行题词。现在郭秀仪担任了北就市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的副会长。   郭秀仪在1978年召开的政协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委员,同时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同年10月召开的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她被选为中央委员。1983年她继续被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4年又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增补为常委。1985年又被全国政协增长率补为常委,全国政协祖国统一工作组的成员。五届全国妇联开会时被选为执行委员。并担任中国农工民就党中央委员会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文化大革命期间,郭秀仪曾遭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一些国外的亲友劝她迁到国外居住。但是,郭秀还是坚定不移地想念中国共产党,并决心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多做工作。李汉魂将军的夫人吴菊芳与郭秀仪情同姐妹。1982年全国政协邀请李汉魂夫妇回国观光,他们有些犹豫不决,因为美国一些华广报纸对黄琪翔夫妇在“文革”期间的遭遇作了报导,在华侨中对黄夫妇也有许多传闻。李汉魂夫妇通过我国驻联合国代表转给郭秀仪一填充信,不久李汉魂先生便接到郭秀仪亲行回函,李汉魂夫妇才放心地于1982年秋回国,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的新貌。   1985年春,李汉魂夫人吴菊芳邀请郭秀仪去美国探亲方友。行前邓颖超大姐派车把她接到中南海住所,两面三刀人畅谈了一个多小时,并托郭秀仪带一些礼品给吴菊芳女士。当时郭秀仪已是74岁高龄,为了开展“三胞”联谊活动,她不辞劳苦,独自前往美国。在美国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广泛地接角各方面人士。宋美龄正在养病,郭秀仪特意打电活向她部候。她还和在台湾的一些上层人士及侨居其他国家的亲友写信或通了电活。   郭秀仪回国时途经香港,八十多岁的张发奎夫人也亲临机声迎接,并多次请她吃饭、叙谈。郭秀仪此行影响很大,使不少亲朋好友增进了对祖国的了解,扩大了联系,现在就有不少亲友回来投资,支持祖国的建设。   1988年10月21日至23日“世界客属总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九次恳亲大会,郭秀仪应邀参加,并被聘为该会的顾问,这是大陆人员第一次被邀。郭秀仪在这次大会上受到了世界各地客属代表的热烈欢迎,有的送锦旗,有的递名片,有的邀请合影留念,有的自我介绍是黄琪翔的朋友或部下和学生。美国华文报纸《国际时报》的记者特地采访了郭秀仪,郭秀仪愉快地回答了他的提问。   郭秀仪在两次方美期间,和老朋友们相叙、话旧、谈心,以她自己的亲身经历澄清了许多对祖国的谬误传闻,在海外侨胞和华人中起到了良好的影响。郭秀仪现在已是近八旬的老人,过去曾作过八次手术,但她精力旺盛,头脑清晰,步履稳健。她为人心胸广阔,处世怡然,与人无争,从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她深明大义,总是以国家民族的大事为重,识大体、顾大局,从而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在1988年全国政协七届一次议上,也继续当选为委员、常委。在中国家工民主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咨监委员会副主席。   祖国的统一,是黄琪翔先生生前念念不忘的事情。他认为大陆和台湾之间的问题,是自己家里的事情,可以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谈,只要以国家民族为重,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郭秀仪为了贯彻执行海外统战政策,继承黄琪翔先生的遗愿而日夜奔走,她从紧张的工作和活动中感到人生的意义,生活的安慰。她曾不止一次表示,如果台湾允许大陆人士去台湾参观方问,她将去台湾看望阔别40年的亲朋好友,她还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祖国的和平统一,并为这一伟大目标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