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代表陈淑英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0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李炽康 鲍云伟
孙中山先生的儿媳、孙科的夫人陈淑英,1891年出生于檀捍山哗扶市,早年毕业于美国另州大学。她祖籍是香山县(中山)茶东村,父亲陈棣棠,字秋光,是旅檀香山华侨的老同盟会会员,早年热心支持、赞助、参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与孙中山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陈淑英有兄弟五人。他与孙科婚后,生育两男两女,长子治平,次子治强,长女穗英,次女穗华。
陈淑英在檀香山爱国华侨家庭长大,自幼接受孙中山和她父亲陈棣棠的民主革命思想熏陶,辛亥革命之前,经已参加了同盟会。她天资聪颖、性明敏达,勤奋好学,年青时就熟识中西文化,深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老百姓生活艰难困苦。因而,激发起她的爱国热情,积极参与民主革命工作,做事沉着肯干。抗日战争期间,她出任妇女会职务,筹募经费,组织妇女,救护伤兵,抢救沦陷区难童。
陈淑曲在历史上曾积极支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1917年,中国大百货公司创始人马应彪,为了闯出一条兴办工商业的新路子,他大胆尝试,举办女模特儿表演为先施公司作推销商品宣传,并邀请“密丝弗陀”化妆品厂派女化妆师到香港为顾客化妆,当时妇女大多在家料理家务,不愿出头露面,很少妇女愿意前往接受化妆。但当时陈淑英正在香港,为了支持爱国华侨发展中国民族工商业,她第一个登报表示接受化妆。她的举动,立即在省、港、澳中引起了哄动,带动了不少妇女到先施公司购物、化妆,使先施公司生意日益兴隆。1937年11月,陈淑英曾回本县参加本省第一区(本县属第一区选范围)况选国大女代表。当时,参加竞选的还有苏仲英、唐逸卿等,苏仲英与她是侄媳妇关系,但互相竞逐,各不相让,结果陈淑英以选取标多而获选。
当她南返时,曾与孙科一同回到她的家乡茶东探望乡亲,受到热烈欢迎。当她进入村中,便热情与欢迎的乡亲一一握手问好,随即分送给各乡亲慰问金。
陈淑英还担任过中山县育幼院董事长,支持在较杯石新建的育幼院,为中山儿童福利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这位资深的“国大代表”,还被台湾国民党当局选为“中央评议委员”。但在1989年9月陈淑英宣布退职,据她解释说:这是因为不要让自己公公建立的国民党被骂得体无完肤。陈淑英与第二儿子孙治强居住在一起。因肺癌复发,于1990年6月30上午在台北荣民总医院去世,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