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党指导我参加革命活动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0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梁茂鸿  
  1935年北平掀起了历史的“12·9”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后,中国南方各院校的学生纷纷起来响应,广雅中学同学不甘落后,立刻组织“广雅抗日救国会”,我充大会主席团成员。我所在的36届高三班也义不容辞地参加了示威游行。事后,广州反动当局派宪兵司令利树宗率兵驻校,监视学生,又以组织救国义勇军为名,企图欺骗同学参加。但被大家拒绝,纷纷离校下乡宣传抗日。我则到了香港,通过大众日报,刊登了抗日救国稿件。在此,我经该报编辑任毕明介绍,认识了中山大学进步教授何思敬及“中大”抗日救国学生首领曾振声(曾生)。广州荔湾发生警察屠杀学生事件后,我因参加了记者招待会而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境。   这时,我知道广雅中学校方按照国民党当局的意旨,开除了十位同学(包括我在内)的学籍。得到何思敬教授的协助,我获准转往广州八桂中学读书。临行时,何思敬把中共中央发表的“八一宣言”给我们看,宣言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侵略者,我觉得内容诚恳,便接了一捆带回广州,投寄给市内各校学生会,又亲自送给一些知心同学。因为此次行动,我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判五年徒刑。狱中,我被刑讯逼供,扣着手镣吊“飞机”,几至昏厥。关在暗无天日的黑室半年多,才被押送到南石头监仓坐牢。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释放政治犯时,我被保释出狱。在番禺教了一学期书后,接到曾生从香港来信,邀请我到海华中学教书。该校是惠东宝安人民游击队在香港开办的,也是该队的联络站,我应邀赴教。我们教的是战时的课本,体育课则教学生们军事操练、防空、防毒知识和实地演习。校内挂着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画像。我们教学严格,因人施教,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学生热爱祖国,进步很快,有时全校师生出动上街卖花卖旗,所得收入及捐款全部汇给陕北学校。   1940年,香港沦陷之前,我征得曾生同志的同意,返回中山家乡黄圃。1941~,我找到抗日游击队——梁伯雄犬队,与该大队政委郑文取得联系,他指示我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做统战工作,收集日敌情报。以后,都是由他联系我,直至1945年5月23日(农历4月12日)事变郑文政委牺牲时止。1949年方群英安排黄锡和、吴添带与我联系,至1949年中山解放。   1942年初,同学郭大同(数年前,曾任广东省石化厅副厅长)和他爱人李紫英来黄圃,在我家住下,要我设法介绍他到挺三第三支队梁自带处。我因与梁生疏,无法介绍,后我以父亲的关系,介绍他与潘浩(鸡仔浩,大天二高老惠亲弟)认识,经过磋商,在石岭与后岗之问办起岗东学校,潘浩出面任名誉校跃,我们安排数名进步教师任教。在郭大同夫妇的领导下,该校全体老师辛勤努力,培养了一批进步学生,有的同学还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由于岗东学校办出成绩,引起潘浩的办学兴趣,以后他又出钱支持大滔、将军、对甫、黄圃等学校。我和郭大同便掌握时机,向潘浩建议成立了中山县九区教育促进会,团结了当地知识阶层。岂料,该会成立后,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郭大同即微调走,我和李紫英出跟着上了五桂山。   郭大同到五桂山后,任刘震球中队中队副,负责政治班训练学员。我参加了政治班的学习,结业后留队工作。日伪十路围攻五桂山区前夕,我和榄边集结队队长陈秋帆奉命乔装商人,到石岐搜集伪独二旅彭济华部进攻山区的军事情报。中山抗日义勇大队成立前,山区部队决定把歼灭伪独二旅作为义勇大队成立的献礼,曾派遣同志以各种乔装,深入侦察敌情。刚好这时我在榄边参加七乡乡长座谈会,得到情报,谓小隐关一名伪江防队员要求携械投诚,我马上见他,问明原委即带他到山区部队。后来部队根据侦察到的和投诚伪军所提供的敌情,派出武装小分队,提前一天运动到小隐关敌人驻地附近埋伏,伺机行动。夜袭时,投诚的伪军又作向导,由于党的正确领导,部队同志英勇战斗,结果这次出击小隐关三个碉楼,取得攻陷两个的胜利。   在这以后,我请假返回黄圃,与郑文政委联系,他要求我继续做统战和收集日伪敌情。吴兆华是我舅父,他的部队驻防陈十顷一带。陈十顷是五桂山区通往东江的交通要点。如把吴兆华统过来,对抗日是很有好处的。为此,我曾往舅父处察看情况,又介绍郑文与我舅父相识。还同郑政委到新张沙、民众一带察看地形。事后,郑政委要我混入吴兆华部队做工作。但我舅父受反动思想影响太深,难以争取他转变立场。于是我向他的堂弟吴洪根做工作,经向吴说明来意,他表示要走抗日之路,我就带他往牛角会见郑文政委。吴兆华来黄同治病时住在我家里,郑文亦亲来向他问候,做抗日统战工作,我舅父态度有所转变。不久, “市桥皇帝”李艘鸡汉奸军大举进犯中山九区,区内所有武装力量奋起抗敌,我舅父即着我领其队伍到十区三墩,交由郑文指挥,配台作战,结果是役取得攻打独岗伪军的胜利,把李塑鸡部队赶出九区。   后来,郑文政委又着我发展吴兆华,我和刘源昌到了陈十顷吴洪根中队处,驻在麻子村竹舟山泰生围小围馆,接着与中山抗日义勇队取得联系。山区爆炸队计划炸毁梁洪炮楼时,孔雀队的李光也曾来我的小围馆作立足点,侦察梁洪炮楼的地形。围攻山区时,吴兆华部队也被调派往攻打五桂山,我和刘源昌只好随队前往,负责运输伙食后勤工作。但我沿途注意随时向山区部队送情报。到达濠头村口大树下时,果然遇到山区武装队员甘生同志,我们就把所知军情告诉了他。   回陈十顷后,我们的行动已引起高佬惠与刘子述的注意,他们写信来向吴兆华提出警告,要他提防我们像秦炳南那样叛变。为此,我们不敢多留,即返回黄圃。我得到舅父舅母及亲友资助几十万元,便开设了“丽华”百货商店,仍想为党做一些工作。   1945年5月23目(农历4月12日)事变后,郑文政委被反动派逮捕,这时,我不敢露面,只好通过我哥梁锡鸿和刘瑞昌送些衣服及药物给他。当天晚上,他惨遭杀害后,我曾四处寻找他的尸体,结果在尖峰山下(现农中礼堂后面)找到了,我和刘瑞昌备了棺木,把他安葬了。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妄图独吞抗日胜利果实,他们大摘白色恐怖括动。党为了保存力量,转向地下活动。这时,我继续扩大丽华商店的业务,亲自到广州,从国华书店、兄弟书店公司、正大书局等采购进步书籍回黄圃出售,但引起反动派的注意,曾被九区反动区长刘博传去问话。黄圃警察所长潘少毅亦向我的哥哥提出瞀告,该所政治股廖建统也借故找我麻烦。为了安全,我只好将出俦进步书刊转向地下经营。在此期问,我曾帮助过一些填命川志。如榄边地方干部陈炳森被追缉,他潜来黄圃在我店居住了几个月。后我给他旅费,托朋友带他往香港在中山华侨日 刊社工作。又如地下交通周少玉,组织布置她在黄圃活动,我即安排她在“丽华”楼上车衣,直至完成任务。我还支持岗东学校进步同学参加革命工作。   黄圃镇解放前夕,地下党组织为了扩大武装,计划购买枪枝弹药,通过我向潘浩借了一万斤白米和500元港币。这时,国民党军队、大天二纷纷逃走,黄圃镇处于真空状态,我及时和吴添带联系,在镇内组织力量维持治安,使黄圃镇安然无恙地迎接解放。                                                       (据梁茂鸿来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