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45年8月—一1949年10月)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03日   来源: 中山政协   
[center][B]1945年[/B][/center]   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广东区党委作出决定,原转移至东江休整的珠纵第一支队,毋须回师中山,尚留在五桂山区的武装部队,仍继续分批转移东江。   8月28日,欧初率孔雀队、雪花队及粮税、情报、医疗站(队)人员共200多人,分乘4艘帆船转移东江。   9月初,白马、杜广中队近200人从唐家出发转移东江,在金星门附近与黄祺仔部发生战斗,转移没有成功,后来分散,分别经澳门、香港等地转到东江。   9月,广东区党委在澳门设立中共澳门中山特派员,特派员黄佳,副特派员罗光连,领导中山、澳门和顺德的地下党组织及武装工作。   9月,原属新会县委领导的中山八区划回中山,复设特派员制,特派员肖志刚,隶属中共澳门中山特派员。   10月8日,杨子江、阮洪川率连、排干部,县、区两级民主政权的主要领导人及战士共30多人,从五桂山出发,经澳门、香港转移到达东江,至此转移部队全部抵达东江。   10月,中山特派室在五桂山区石门村成立,政治特派员曾谷,军事特派员甘生,主要领导五桂山区的武装斗争。中山特派室隶属中共澳门中山特派员。   10月,珠纵第一支队主力转移东江后,留下32人组成5个武工小组,由曾谷负责,留在五桂山区继续坚持斗争。   10月,中顺新边县工委撤销,中山三、九区隶属中共澳门中山特派员,fll剐特派员罗光连联系。 .   10月初,国民党中山县政府当局派六区区长卓君乙到合水口瓦屋下村,与中山特派室负责人接触,采用各种欺骗手段,企图诱惑五桂山区武工队接受改编。特派室负责人义正严词,予以驳斥,坚决反对,阴谋没有得逞。   冬,国民党中山县政府当局把保安警察4个营的兵力,和一、四、五、六区的警察中队布置在五桂山区周围,定点驻守,伺机发动进攻。   11月下旬,国民党当局驻军及地方警察1400多人,对五桂山区武工队进行大规模、连续一个月的军事“扫荡”,并派兵驻守在四区周围山村。中山特派室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提出: “分散掩蔽,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把武装人员分散隐蔽在群众中,以保存自己的力量。   12月,中共五桂山中心支部撤销,方群英调三、九区负责联系地方党工作,接上15个点42名党员的关系,逐步恢复地方党组织的正常活动。 [center][B]1946年[/B][/center]   1月,九区地方党组织发动农民成立灰色组织城隍会、兄弟会、姐妹会等。下设有分会,会员近千人,以此进行群众性的反“三征”斗争。   3月,武工队袭击崖口乡伪政权,取得胜利,毙、俘敌9人。   3月,上级从东江派刘云来中山三区工作,后任三、九区特派员。   3月,五桂山区继续推行减租减息运动,深得当地农民的拥护。   夏,中山特派室发表《向全县同胞暨海外邑侨控诉)),揭露国民党中山县政府当局在抗战胜利后加紧搜刮民脂民膏,杀害无辜平民百姓,大肆围攻五桂山区等罪行。   春,四、五、六区在地方党的领导下先后在长江、白企、合水口等近10个乡村建立了党员的活动点,逐步恢复了:党的组织活动。 4月中旬,武工队袭击国民党驻大鳌溪警察分驻所,俘敌20余人,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20余支。   6月,五桂山区武工队袭击洲仔恶霸陈胜武装,毙敌1人,缴获长短枪2支。   6月,武工队袭击六区警察中队,俘敌4人。   6月,中山特派室与六区乡政人员在合水口举行谈判,双方达成4项协议:1、六区团队要执行上峰命令,到山区“扫荡”时,只能作应付,不对武工队发动进攻,停止逮捕五桂山区的工作人员;2、撤退九堡永丰的驻军,免去该两乡的军粮;3、对各乡坏分子的镇压,可先由民众向区署起诉,要求处理,山区武工队可以应民众之请,先给予警告,尚仍冥顽不改者,则为民请命,予以惩处;4、用乡长名义保释六区范围之“政治犯刀。   6月,国民党中山县反动当局在石岐召开党政军联席会议作出决定,采用军事、政治双管齐下的措施,妄图在短期内清除五桂山区武工队。   7月,曾谷调出,中山特派室政治特派员由黄旭接任。   8月7日,国民党中山县当局出动2000多名军警,向五桂山区发起“扫荡”,武工队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避过了敌人的“扫荡”。   8月,四、五、六区地方党组织负责人肖伟华被捕,后遭国民党杀害。   8月,澳门中山特派员组织中山特派室的主要干部到澳门学习,总结一年来的斗争经验教训,制订今后对敌斗争的方针和任务。   8月底,中山特派室领导成员调整,甘生调往东江。   秋,九区地方党组织发动农民1000多人,在低沙、牛角等地开展反对“挺三,,强征田赋税的请愿斗争,取得胜利,当即释放被抓去的3个农民,免收了当年每亩征收77斤谷的田赋税。   冬,中山特派室开辟五桂山、凤凰山、澳门之间往来的海上交通线,沟通与澳门地下党组织的联系。   12月,中山特派室在六区下栅(今属珠海市)镇压了3名为国民党县当局征收田赋税的征收员。   年底,中山特派室开通了长沙埔至九区将军沙的海上交通线,打通了九区地下党与五桂山的联系。   年底,上级党组织派张枫、邓永年等到三区,发展武装和加强地方党组织的领导。 [center][B]1947年[/B][/center]   初,上级党组织从外地开始转来一批共产党员,分别派到石岐、一、二、四、六区的中小学校及国民党中山县政府机关,秘密活动。这批同志因在外地暴露了身份而急速转移的,后由珠江地工委派驻石岐特派员卢克诚负责联系。   2月,黄佳、罗光连调离,中共澳门中山特派员撤销,设中山特派员,曾谷任特派员,管辖中山特派室、三九区、八区地方党,特派员隶属中共香港分局。   夏,九区地方党组织乘国民党当局并乡选举乡长之机,发动当地农民选举进步人士谭裕胜为新凤仪乡乡长,建立白皮红心的活动据点,掩护党的活动。   秋,中山特派窒根据形势发展的有利时机,制订了“慎重前进,稳步发展,孤立打击上层顽固分予,分化瓦解缓和其下层人员,变阻力为动力,以利于武工队活动”的斗争策略,积极发展武装,恢复地方党的活动。   秋,国民党军撤出五桂山区后,当地的民主政权、减租减息、文化教育等工作遂得以正常开展。   10月,中山特派员赵明回八区组建武装。   12月,八区武工队成立-对外称中山特派室特派员徐树华部。   12月,中山特派室在永丰村召集六区乡长会议,当面警告他们不要为国民党当局征收田赋和抽壮丁。 [center][B]1948年[/B][/center]   1月18日至2月4日,国民党中山县当局出动600多军警,向凤凰山(今属珠海市)的杨寮据点发动进攻,对6名驻在石洞的武工队员围攻16个昼夜。武工队进行了英勇的还 击,先后两次组织突围成功,敌人遭到可耻的失败。   初,中山特派室拘捕继续向人民强勒税收的南萌税务所所长孙锦亨,罚款7000元(港币)后释放。   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四区群众为抗议国民党县当局强行征兵、征税,公开张贴对联:“猛抽壮丁人人有当炮灰之险;苛征田赋家家有绝粒之忧”,上款“蒋××先生雅属”,署名“中山人民题赠”。   3月,中共珠江三角洲地方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地工委)成立,中山特派室、三九区、八区以及后来派驻石岐的特派员均属地工委领导。   3月,中山特派室派出人员,携带财物到曾被国民党军洗劫一空的杨寮村慰问群众,帮助恢复生产,解决经济困难。   5月,中山特派室在五桂山区成立油印室(天文台),定期出版小报(《众报》,报导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消息}解放区对敌斗争情况;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罪行和指导珠江三角洲人民的对敌斗争。   夏,地工委派廖安到三九区任副特派员,加强对三九区党组织的领导。   夏,县立中学团组织冲破国民党的反动控制,发动学生组织读书小组,进行活动。   夏,中山特派室为反对国民党县当局向农民强征田赋税(每亩70—80斤谷)而印发文告,发出“禁收田赋,违者必杀”的警告。   夏,八区地方党组织为抵制国民党县当局的“三征”,在龙坛村召开群众大会,订立了“三不交”(不交一粒粮,不交一个兵,不交一文钱)、“三不准”(不准勾引“三征”官吏进村,不准与“三征”官吏私通泄密,不准安排“三征”官吏食宿)的公约。   夏,中山特派室对一区石鼓挞乡长、国民党县联防中队长刘桂昌开展统战工作,取得成功。   夏,三九区地方党组织在三角、小榄开展了建团工作,并在工人、教师中建立了团支部。   6月,三区地方党组织发动地方武装lOO多人,在“三度闸”抗击国民党当局田赋征收员强征田赋税。   7月初,国民党广东第一清剿区司令何彤、副司令罗献祥先后到石岐,带来宋子文的第二期绥靖计划,在中山部署向五桂山区进行第四次“扫荡”的计划。   7月上旬,国民党中山县当局出动军警800多人,对五桂山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中山特派室制订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大规模清剿扫荡我则突进敌人后方活动,变外线为内线,扩大活动区域”的策略,使敌人处处扑空,围攻失败。   9月,八区实行地武统一领导,地工委肖志刚负责全面,赵明分管武装,林伟明负责地方党工作。同时,中山特派室派郑文(黄生)到八区,加强军事工作的领导。   冬,中山师范在地方党组织的发动下,组织学生上街游行,响应全国各地掀起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年底,县中、师范、纪中、唐家、云衢、仙逸、濠头等中学以及在一、三、四、五、六、九区,已建立了团支部或团小组,团员发展到100多人。   年底,以县中学生为主体,成立跨校际的“寒假联谊会”,组织学唱革命歌曲,学习革命理论,讨论“中国社会往何处去”等问题。 [center][B]1949年[/B][/center]   1月,地方党组织通过民盟,营救出被国民党中山县当局逮捕的三区的几名共产党员。   春,原在一、二、四,六区中学活动的共产党员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先后吸收一批进步青年入党,壮大了党的力量,在中山纪念中学、唐家中学成立了党支部。   3月,中共中山县委员会在五桂山区长江乡成立,县委书记黄旭,常委:黄乐天(宣传)、梁冠(武装)、执委。谢月香(组织)、吴当鸿、梁泰猷。县委成立后,为贯彻地委提出的要努力发展上百名党员来迎接解放的指示,号召拿县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积极发展党员,健全党的组织饥构等。   3月下旬,中共珠江三角洲地方委员会(以下简称珠江地委)成立,中山地方党组织均属珠江地委领导。珠江地委委员兼武装部长谭桂明受派来中山加强对地方党组织和武装工作的领导。   3月,九区地方党组织选派20多名进步青年,参加地方党在鹅洋沙举办的军事!练班,结业后返回原地,发展当地武装。   3月下旬,武工队出击国民党驻马溪保警部队第一营第二连古清部,毙敌16人、伤敌8人。   4月,武工趴袭击驻翠亨的谢文泉、钟汉明部,毙敌8人、份敌2人。   4月上旬,中共五桂山区委员会成立,区委书记谢月香(兼),委员梁坚、刘汉洲、黄国友、区廉、甘正辉。区委下辖有合水口、石门、自企、灯笼坑、长江、机关油印室等党支部。   4月,中山县委在长江乡举办青年、妇女训练班,有100多人参加,为中山的解放作好准备。   4月下旬,堡垒户、侨属贺婶夫妇(贺带、甘华盛)遭受国民党中山县当局杀害,引起了社会人士、海外侨胞强烈愤慨。   4月,中共中山县委积极贯彻珠江地委提出“稳定对方,来者不拒,大批汀货,分期交易”的对敌斗争方针,对国民党县当局党、政、军开展了策反工作。   5月,珠江地委书记黄佳在顺德县污泥塘召开会议,决定在中山三区成立中共中(山)顺(德)边县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为中顺边县工委),中顺边县工委书记兼组织部 长方群英,中山三九区归中顺边县工委领导。   5月,中共石岐区委员会成立,书记邓绍明,组织委员李延琛,宣传委员刘成器,辖石岐、一、二、四、六区中小学及地方机关党组织,区委直属珠江地委。、   5月,珠江地委派共产党员卢克诚等先后到中山,加强对已进入国民党县机关内开展策反工作的赵约文等内线人员的领导。   5月,五桂山区农民协会成立,主席黄国友。   5月,三区地方党先后在高沙、海洲举办两期学习班,选送一批青年参加学习,结业后组成三区武工队,队长张枫。   5月,中山特派室对原在五桂山区活动的武工队进行整编,扩充成立南京、北平、武汉等中队。   夏,唐家中学团组织成立唐家青年暑期生活团,通过音乐会、读书会、时事讨论会等形式,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夏,县委在五桂山区一连举办两期妇女干部训练班,每期有40—50人参加,学习时间为期20—30天,内容主要对妇女干部进行形势教育和提出妇女在解放战争中的任务。   6月, “中山学生暑期艺术联谊会”成立。其任务是:联系进步分子,团结青年学生,培养革命骨干。“暑艺"不少骨干陆续被派到农村开展工作,大部分成员参加过当年中秋节张贴革命标语活动。   6月,八区特派员肖志刚调珠江地委,八区工作由赵明负责。   6月,珠江地委派周挺等前往斗门加强军事领导。不久,又接收原属新会县委领导驻防马墩竹洲头的汤山武装小队17人。   6月15日,国民党发出1949年度田赋税提前在当年7月征收。珠江地委发出通知,指出: “国民党反动派提前征粮,是救死的抽剥,如果我们不给他一粒谷,就要加速他的死亡。刀号召人民起来抗征,加速反动派的灭亡。中山县委为贯彻珠江地委的指示,动员各级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自卫协会、抗征总队进行武装抗征斗争。   6月,三区地方党组织在高沙顺安围召开有70多名农民骨干参加的反“三征”会议,布置组织武装抗“三征,,的行功。   7月,石岐区委撤销,分别成立石岐、一二区、四五六区区委,区委由特派员领导。石岐区委书记刘成器,委员许平、王灵辉,特派员卢克诚;一二区区委书记黄敏元,组织委员刘达之,宣传委员蔡庆权,特派员邓绍明;四五六区区委书记曾海波,宣传委员刘凯声,组织委员谢秉才,特派员李延琛。特派员隶属珠江地委。   7月,三区区委成立,区委书记张枫,委员叶超、吕胜,隶属中顺边工委。   7月,石岐地区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石岐区委员会,团区委书记许平,副书记曾刚。日1区委成立后,在各中小学校先后发展了一批团员,建立了团支部或团小组。   7月底,九区地方党组织发动农民成立反“三征”协会,建立60多人的武工队和300多人的不脱产民兵,实行武装抗“三征"。   7月28日,五桂山区武工队全歼驻崖口国民党保警第二背第四连谢湛强部,毙敌14人、伤敌23人、俘敌11人,缴获掷弹筒1具、炸弹5枚、轻机枪3挺、步枪15支、长短枪23支。   7月,谭桂明到八区,在南山中和村召开干部会议,宣布成立中共中山县七八区分委会,分委书记赵明,组织委员赵岳雄,宣传委员林伟明。   7、8月间,县委存五桂山区举办知识分子训练班,培训对象是从广州中大、勒勤、执信等大中学校转来中山的学生。   8月,八区武装统一整编为北海队,军事负责人郑文,政治负责人周挺、梁其颖。下辖作战、武工、文工3个个中队。   8月上旬,三区武工队先后袭击裕安幽警察分所和米步涪、绩麻东“大天二”的自卫队,毙敌3人,缴获轻机枪挺、长短枪14支。   8月,九区成立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邓永年。陆文浩在香港九龙红梅饭店谈判有关陆投靠共产党事宜,并取得成功。   8月下旬,广州的中大、劫勤、执信等学校40多名进步学生,因在广州开展学生运动暴露了身份而转移到中山五桂山,编入武装部队。   8月,谢月香不兼任五桂山区区委书记,区委书记由潘   秋,县委、中山特派室在五桂山区开办武装干部训练班,培训新发展的武装人员,对外称“上海队”,政治教员黄乐天,军事教员甘子源。学习班结束后,新成立南京、北平、武汉、广州、沈阳等中队和情报站、油印出版等单位。后又发展成立长春、长沙、哈尔滨、徐州4个不脱产的民兵中队。   8月下旬,县委在长江乡举办党员、干部学习班,有100多人参加,学习党的知识和接管城市的经验。   8月下旬,县委派吕华等人进入石岐,在西山中山纪念图书馆与开明士绅、工商界人士接触,召开座谈会,宣传党的政策,号召他们做好保护石岐,迎接解放军进城的工作。   9月,五桂山区人民政府成立,区长刘汉洲。   9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山县筹备委员会成立,筹委主任谢月香,剐主任刘汉洲、凌伯棠。当时全县团员已发展到400多人。   9月上旬,驻八区国民党广东暂编第一纵队第一-大队长黄森率部284人,携带火箭筒、60炮各1门、重机枪挺、轻机枪5挺及其他武器一批,在八区龙坛起义,接受改编为泰山队。   9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中山独立团成立,团长梁冠,政委黄旭,政治处主任吴当鸿,后勤处主任李斌。下辖4个营(13个连、队)、1个自卫大队,隶属粤赣湘边纵队。   9月,石岐地区团委动员80多名团员参军,为中山的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秋,中山县委在长江乡连续举办三期青年训练班,每期挑选30名团员接受培训。   秋,县立中学秘密成立地下学联,以中山特派室的名义印发传单,编写文章,宣传党的政策,报导全国各地解放战争的消息。   10月初,以“暑艺”成员为骨干的周末会成立。以周末艺术活动为掩护,组织文艺宣传迎军队伍。   10月初,石岐地方党组织通过统战工作,组织国民党中山县当局党政机关职员,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布的有关接管城市工作的命令、布告。成立留守小组,向他们宣讲党的政策,保护机关,迎接解放。   10月3日,中山县委在长江乡召开五桂山区人民代表大会,有地方士绅、华侨、农会、青年团、妇女会、教联会及县、区、乡各级政府代表200多人参加。当席组织成立支迎解放军南下工作委员会,支迎会主席黄乐天,副主席黄国发、凌予云。与会决定组织民伏1500人,运输用的自行车300辆,发行胜利公债5万元(港币),储备稻谷2000石,组织支迎队伍4000人,做好桥梁公路的修理和粮食、柴草的储备。   10月,九区地方党组织为支援前线,筹备5有粮食1万斤,柴草3万多斤,农艇50多只,支前人员300多人。   10月12日,中山县保警第三营第七连连长许徭率全连官兵由库充进入石塘宣布起义,接受中山独立团的改编。   10月16日,斗门第一次解放。驻八区的保警第一营第一连、第三连阵前起义接受改编。   10月中旬,中山、顺德两县独立团为配合歼灭残敌,联合发表“警告国民党反动匪特恶霸书》的声明,指出反动派只有弃暗投明才有出路。   10月中旬,中共中山县委在五桂山区长江乡召开有各阶层、各级政府代表和纪念中学、山区小学代表参加的大会,宣布成立中山县人民政府,县长谭桂明,副县长黄乐天。   10月中旬,县委在长江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岐币军事管制委员会,军管会主任黄旭,副主任黄乐天。   10月上中旬,国民党广东保安部队1000多人、广州卫戍司令李及兰残部1万多人溃退到石岐,准备逃到三灶岛建立据点,作最后顽抗。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明绅士、工商界人士在行动上、物质上予以抵制。   10月,石岐地区团委根据石岐解放在即,城区一度处于真空状况,组织了“中山人民服务队”,上街巡逻,维持治安,防止敌人破坏。   10月中旬,三区武装部队90多人由刘云、黄静生率领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顺德独立团。   10月下旬,石岐地方党组织召开工商界知名人士、开明士绅座谈会,向他们交代党的政策,要求他们配合解放军进城,做好保护交通设施、工厂、机关等工作。同时,成立以工人为主体的治安巡逻队,加强对石岐治安的保卫工作。   10月下旬,八区武装部队奉命开进五桂山区参加解放石岐前,在黄杨山与国民党广州卫戍司令李及兰残部发生战斗,激战一天,后转移至马墩。是役毙敌5人,伤敌19人。八区武装部队军事负责人郑文不幸牺牲。   10月23日,县保警第三营黄锡球部由黄伯龄率两个连进入五桂山区,宣布起义,接受改编。   10月下旬,保警第四营在营长被扣押的情况下,由连长苏贯洵动员该营官兵在石岐起义,接受改编。   10月26日,保警第四营官兵要求起义,接受改编。中山独立团当即指示,在未正式改编之前,仍把他们留在石岐负责保卫工作。   10月28日,八区部队开进五桂山区编入中山独立团第四 营,营长陈培光,政治教导员周挺,副营长稍予源,下辖3个连。原泰山大队维持原有编制,改称中山县自卫总队,总队长黄森,教导员梁其颖。   10月29日,中山独立团集结于大整溪,于翌日进军石岐。   10月30日凌晨,两广纵队后勤部长郑少康率先头部队300多人,从东莞县虎门乘船进入石岐,控制了交通要道。   10月30日上午,中山独立团和五桂山革命根据地人民1000多人,从大鳌溪出发挺进石岐,与两广纵队先头部队胜利会师,石岐宣布解放。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各界人士、群众团体,高举红旗,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在仁山广场集会举行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仪式,共庆中山解放。                              一九八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