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海外赤子情 丹心报中国

记澳籍华人、保鲜专家李永申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03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郑 嘉 锐  
  祖籍中山的澳籍华人、气调保鲜专家李永申先生,甘愿抛开他在澳大利亚经营了数十年的事业和家庭,独自来到中国,把他的聪明才智、理想和技术,贡献给中国的四化建设事业,这样一个海外赤子丹心报效故土的事迹,确实使人感动!   1987年5月15日,我国首家生产成套气体调节保鲜设备的新型企业——中兴保鲜设备有限公司,在广东省东莞市正式开幕并投入生产。这家公司是由中国包装总公司、广东省包装总公司、武汉钢铁公司、东莞市工业公司和李永申先生在澳大利亚的CEPEC公司合资经营的中外合资企业。这座占地面积达八万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多种专业设备,采用当前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生产的企业,将向国内提供组合式保鲜冷藏库和独特的“C.A.”气体调节保鲜设备(年产能力为500吨级保鲜冷藏库1000套)。这在我国目前尚是第一家。   这座现代化的企业从1985年7月破土兴建到全面投产,虽然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但从它的发起、定点、设计和建成,都是近十年来李永申先生呕心沥血,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李永申先生1929年出生于中山市环城区恒美村,七岁随父亲旅居澳大利亚并在那里求学。由于父亲的早逝,他不得不依靠自己的艰苦努力,终于学成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从青年时起,他就有强烈的热爱中国之心,参加了澳洲侨青社,并担任秘书多年,积极从事华侨的爱国活动。经过多年悉心的艰苦钻研和对化学气体的研究,1956年他设计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大火炬,受到人们的瞩目。以后他又研究了不同水果的生长特点,运用自动调节冷库中空气成分的容量,让水果按照需要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并加以适当的低温处理,使水果处于半休眠状态,大大延缓水果的成熟时间,以保持品质新鲜的原理,首先发明了“C。A。”贮藏气调保鲜技术,在澳大利亚获得了专利。并且独自经营一间专门生产这种气调保鲜设备的卡普科(CAPCO)公司。据说,这种详尽先进的保鲜技术的实际应用,在世界上只是近二十年的事。李永申的这项重大的发明,曾使得当时萧条一时的澳洲苹果生产,获得了振兴,因而使他受到了人们的赞誉。目前,只有在澳大利亚、美国和意大利,能生产这种先进的保鲜设备。而中兴保鲜设备有限公司的建立,也改变了我国保鲜技术落后的状况,使我国能跻身成为世界上能生产这种保鲜设备的少数国家之一。   李永申先生早就怀着要把自己掌握的技术贡献给中国,为中国建设服务的强烈愿望。1975年他第一次回到中国,便开始了他的探索八十年代初,他在澳洲接待了广东省果菜考察团,并向广东省捐赠了一套设备,帮助广东省果菜公司建成了第一座利用“C。A。”水果保鲜技术的冷藏库。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套设备没有很好地利用,使李永申感到非常失望。以后,他应邀到北京、大连、青岛等水果产区考察和讲学,并先后供应给北京、大连等地三十多套这样的保鲜设备。1984年他随联合国组织的专家代表团到我国考察,他目睹我国水果保鲜技术的落后,更决心要把自己的技术带到中国,以帮助中国建设现代化保鲜工业。他的倡议得到了广东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经过和有关部门领导到中山、新会、东莞等水果产区实地考察,反复磋商,最后选定在“水果之乡”又交通便利的东莞市建立中兴保鲜设备有限公司。1985年他受聘为东莞市经济技术顾问,就任中兴公司的副董事长,从此他就全身扑在中兴公司的建设上。自此以后,他放下了自己数十年在澳洲苦心经营的事业和家庭,只身来到东莞,再一次开创他的事业。起初,厂房和宿舍未建好,市领导安排他住宾馆,他不住,却甘愿住在东莞市经委机关的一个房间内,一半作办公,一半作卧室,每天他自己煮饭、洗衣,“独立”生活。早签订合资合作合同时,有关部门提出,他的技术也可折价入股,但他坚持表示:除了现金入股外,全部技术由他无偿提供,不要一分钱报酬。在企业建设和产品设计的指导思想上,他提供引进国外先进的关键设备与自行设计、制造配套设备结合,引进国外先进机与消化、吸收、自行设计产品相结合的意见。他精心规划,分期实施,使厂的布局合理,节约基本建设投资,提高了投资的效益。他还曾亲自去西德、意大利、澳洲选购设备。他坚持既引进先进设备,又自力更生设计安装,只要能在国内购买或制造的,就不花外汇去买。这样就为公司节约了数十万美元的投资。如发泡塑料生产线,只从西德引进了EPS主机和电脑,其余附属部分用国产货,光这一项就花了五十万美元。   如今,他蕴积多年的报效中国的心愿,终于如愿以偿,变成了现实,他的赤子之心,已经开花结果。初时,有些澳洲朋友对他的行动不理解,笑他傻。他说:“我不傻,我的事业在中国,现在是很好报效中国的机会了!”他的太太和儿子原先对他的行动也不够理解,后来的得到他的挚友、澳洲爱国侨领郑嘉乐先生的支持和鼓励,终于愿意来东莞与他一起生活。李永申又动员了他学电脑的二儿子志中从澳洲来到东莞,和他一起创业。他说:“我的事业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我的家庭和我的朋友都支持我,祖籍人民支持我,我一定要在中华大地上,大显身手,再创一番新事业。中国那么大,水果那么多,保鲜工业市场那么广阔,再过十年,相信环境就会完全不同。那时再回头看历史,更会觉得今天是大好机会”。                                198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