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旅澳華僑事業成功的一例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0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舒侃  

  早期來澳洲的華僑胼手胝足,開創事業,經過百餘年的苦難,例如政治性的白澳政策與排華運動,以及經濟性的大蕭條時期,華僑艱苦創立的大小企業十有九已蕩然無存,其中唯有以雪梨爲基地的先施公司(在雪梨名爲永生公司)及永安公司兩家仍能在香港繼續發展,但他們在雪梨的“老家”也早已無迹可尋,至於幾家在當年曾蓬勃一時的僑資事業,如紐省的中澳輪船公司,昆省的合華種植公司均已成爲曆史名詞而已民。   但在這些華僑事業中,獨有一家已兀立一百年以上而仍能積極發展的便是在紐修威省革倫英尼士(GLEN Jnnes)市的廣生公司。   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廣東中山籍華僑黃煥南(英文名WONG CHES)在革市葛萊街開了一家小店,名爲“廣生和”,店所是一間木建小屋,沿葛萊街的店面約有44米闊,不久以後三個字的店名變爲兩個字,只叫“廣生”,少了一個“和”字。   黃煥南和後平已無可考,只知道在1882年時,他曾是紐省伊默佛(EMM AVILLE)萊河醫院基金會的會員,因此我們猜想黃煥南在來到革市以前一定曾在伊默佛鎮居住經商,但黃煥南服務廣生的時期也不長,他在廣生公司做了不久即離去,由關潤(英名PERCY SING YOUNG)繼續經營,早期來澳華僑多被人誤作以名爲姓。關潤被誤爲姓續經營,早期來澳華僑多被人誤作以名爲姓。關潤被誤爲姓“潤”,子孫也就都姓“潤”(YOUNG)了。   1893年廣生公司店址擴大改建爲兩層磚房。並是全市第一家裝設電燈的商店,此時廣生公司已逐渐發展成爲一間百貨公司,出售貨物包括雜貨、衣服、鞋子、家俱、五金、布匹,以及農具用品。公司還從美國進口家俱,從英國進口衣料,從中國進口絲織品、男女衣服,公司又批入酒類,自己裝瓶後零售。爲了更好的服務,廣生公司又設成衣部爲顧客縫制衣服。有一個時期,公司還請了一位牙醫,在公司內設立牙醫診所,公司又大量購入兔子皮,加工後出賣,亦極獲利。1914年以後公司地址又層次擴大,到1963年公司的百貨部分已成爲全市最大的一家,並增加出售水菓、蔬菜、肉類等物品,又把澳洲面粉出口到中國去。   廣生公司,創辦人之一關潤的兒子關觀興(STANLEYYOUNG)在革倫英尼士出生,並在新英格蘭公立學校求學,十六歲時加入廣生公司,從最低級的雜工做起,並在各部門實習經營管理方法。如今他是廣生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關觀興熱心公益,樂善好施,他在當地扶輪社是主要的資深會員,已有30年會齡,並是當地的太平紳士。關觀興在香港結婚,有兩子三女,長子關少雄(HARNEY YOUNG)目前是廣生公司的總經理。   一百年來,廣生公司的規模已擴大了好幾倍,公司的曆屆主持人都深信公司必須與時代配合,日求進步,在廣生公司工作的開家子弟已有五代,都遵守這一信條。與廣生公司易往來的客戶也已有四五代與廣生交往的曆史,五年前(1968),廣生公司曾舉行盛大集會,慶祝公司成立一百年紀念,當地報紙出版專刊,詳載公司成長發展的光榮史迹。   有百年以曆史的華僑事業不多,我們爲廣生公司而驕傲,希望廣生公司能像紐修威省名勝地區藍山上的鬆樹一樣,永遠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