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写的几篇碑记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1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郑家秀  
 [center][B]前 言[/B][/center]   近几年来,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市中小学校舍纷纷得到改建或重修,面貌焕然一新,除了各级政府斥公帑资助外,以我市是侨乡,更多得到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以及居乡父老的慷慨襄助。我应各方面的请求,曾多间学校撰写了建校或重修的勒石碑文。写这类碑记时,我尽量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文字要古色古香、庄重典雅,符合传统碑记的写法体制,骈散结合,读来朗朗上口,音韵铿锵。内容上要简炼指出修建宗旨,历史沿革嬗递,表彰善举。   重文采、重感情,即做到文情并茂。   务使站在碑前的海内外读者达到“堪看”、“堪读”即有咀嚼、流连馀味效果。   特摘登数篇,以供同好指正,并籍留为档案材料。                               一九九○年十月 [center][B]中山先生石像记[/B][/center]   中山先生以爱祖国、爱中华之热忱,崛起是乡,挥斥八表,成为我国民主革命之先导。首创共和,雄才伟略,薄海同钦。范筹百世,勋业昭垂。从轩辕以来,先生其第一人也。故乡纪念中学,本先生遗教,为国育才。年年桃李,代代精英。黉宫映日,绿荫招人。成绩斐然,中外共睹。洎自政通人和,河清海晏,慕名人士,来瞻故宅者,络绎不绝。我校师生久欲建竖先生石像于校内,以供师生日夕景仰,且以飨游客瞻崇。一九七九年春三月,人大副委员长宋庆龄自京师来函,并转来檀香山老同盟会员钟某之孙大卫秉承其祖父遗志,从其父创存之钟工宇基金中拨款美金一千元,赠予我校。千金之资,虽非巨款,而其用心,良可赞赏。于是师生旧事重提,并得中山市人民政府拨资万馀元襄助成事。遂聘雕塑家曹崇禺选上玉照,时年当四纪之龄也。工艺精湛雄浑,具见衔生之精神肝胆。仪范端凝,龙骧虎视,浩气凛然,诚传神妙雕。徘徊咫尺,缅怀遗烈,不胜高山景行之慕,是为记。                                 一九八三年 [center][B]中山纪念中学重修记[/B][/center]   中山先生故乡纪念中学,创建于一九三四来,秉承先生之遗教,为国育才,桃李遍天下,饮誉海内外,迨今已逾半世纪矣。值兹纪念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市政府决计重修。首得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资助,继由省、佛山、本市政府斥资,总筹经费一百六十万元。遂委市第一建筑设计室设计,第一建筑建筑公司承建。工程浩繁,历时一载。修既成,彤彤黉殿,焕然一新,宏丽辉煌,宁肃严整,气派非凡。于是乎,教育敬业,学子尊师,优良校风,相得益彰,人才辈出,可厚望焉。是为记。                               一九八七年四月 [center][B]翠亨学校重建记[/B][/center]   夫造士立学,国之本也。中山先生有云:“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源泉也。”又云:“若不从速修旧起废,鼓舞而振兴之,何以育人才而培国脉。“一九二一处先生于日理万机之隙犹为故乡翠亨学校题名,并勖勉学子“后来居上”。此皆有以见先生殷勤之意,其用心曷尝不思所以谋建设培人才为富强根本之计哉!先生故乡小学其先为村塾,先生启蒙于斯。其后虽校址频更,校名屡易,而人才辈出,桃李遍天下。一九三四年其哲嗣孙科先生返乡创办纪念中学,小学亦卜筑焉,迨今五十馀年矣。时移世易,其间未事葺治,风雨侵凌,堂庑黉舍,日见圮败,彤彩黯然,重修是为急务。然国家百废待举,库帑维艰,馀力不足以从事。幸荷旅美贤达欧锦鸿先生谢月梅女士孙公后人暨港澳同胞率先襄赞,公帑私财集资一百四十馀万。旋行拆除旧舍,即其故址,更广新基,鸠工重建,经始于一九八八年,蒇事于一九八九年孟秋。计土木工程一万三千平方公尺有奇,校名从兹底定。新黉宁肃严整,宏丽辉煌,琉瓦琅?,飞甍画栋。北屏桂岭,南绕兰溪;傍依故宅,俯瞰珠江。庶几学子相励,菁莪蔚起;用益游侣瞻崇,桑梓沾光。念贤达崇文昌教,邑人感奋;同胞资学解囊,颂声交作。际此落成大典,籍记程功,特勒索珉,永旌懿德。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五日 [center][B]濠涌学校建校碑记[/B][/center]   夫造士立学,国之本也。今者大圜归治,国运弥隆。迩来尊师重教,庠序又振。濠涌、墩头、充尾三村乃吾邑望族也,自来父老皆知敬学,择德才之士而又乐善不倦者,以之为师,课童子于祠堂,是为大同小学。一九六四年拓建为新黉,迨今廿有六年矣。其间未事葺治,风雨侵凌,堂黉庑舍,日见圯坏,重修是为急务,幸荷旅美乡亲方卓鲲伉俪率先倡议集资,于是其馀旅美旅港旅澳与夫居父老乡亲闻风响应,弗论涓埃,纷纷解囊。集腋成裘,遂议兴建新校,并成立以方孟庵为主任之建校委员会,董理其事。卜新址于后门之阳,其地清幽爽垲,嘉树成荫。鸠工庀材,涓吉于一九八九年十月廿八奠基,期年蒇事,是役也,计费用一百七十馀万元,土木工程二千五百平方公尺有奇。新校舍为方华安伉俪教学楼、方俊英伉俪礼堂各一幢。仑焉奂焉。新辟运动场,校环以围墙,花园式布局,错落有致,其他设施亦皆务求完备。规度恢宏,前所未有,校名亦从兹底定焉。桂岭南屏,岐江北走。烟炎参差,旁依虎逊;冈峦起伏,背倚龙山。近瞩遐瞻,山河如画,洵?诵之佳馆也。庶几学子藏修,莆莪蔚起;用是利济宏施,桑梓沾光。念贤达崇文昌教,实树高风;乡亲资学解囊,堪夸义举。际此落成大典,铭功版碣,爱为记以勒之石。                                一九九0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