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篆刻家佘菊庵先生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1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卢德铭 肖嘉
佘菊庵,名潜,字通叔,号西横居士、海棠花馆主及矶边老人。1907年出生于香山县(现中山市)沙溪下泽乡一个清贫的家庭。有兄弟四人和一个姐姐,他排得最小,性格文静,悟性颇好,尤爱摆弄笔墨。其父少时曾受业于宿儒梁应龙。佘菊庵幼年开始便由乃父传授运笔作字之法,对书法兴趣益浓。但因家境贫困,以至买不起法帖练习。一天,他偶然在伯父家见到苏东坡的《赤壁赋》和赵子昂的小楷《金刚经》,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伯父见此情景,便将此两帖赠与他。他如获至宝,从此日日临摹,颇有长进。
1918年,余菊庵考入隆都第一高等小学校,读了两上学期,便因乡间治安不宁,全家迁到石岐居住而辍学.当时他曾打算出国谋生,因而进入”这是英文专科学校”学习英语,后又打消了出国念头,转读国文专修学校初中毕业后入乡村师范甲级,第二年学校迁移,他便停学谋生,在县内几所小学当过教师,课余则潜心钻研书画.他学习书画有其特点,即很少临摹原作,而着重于”读字”、“读画”(看)。他认为:临摹只是学其形肖,而“读”才能领略其神韵。他曾将自己喜爱的字帖,展贴墙上,一有空暇,就坐对欣赏,逐渐领会,但觉其乐无穷。
到了26岁,余菊庵来到广州,加入广州尺社美术研究会,学了一年素描。他原想学国画,但美术研究会只教学西洋画,这样,使他有机会认识西画和国画的异同,了解到西洋画的派别和技法。然而他始终是倾向于国画的。其间曾被邀为广州白宫大酒家书写五尺巨字的顶额招牌。有一天菊庵先生途经一间装裱店,看到了一幅花鸟画,此画设色雅淡,用笔高绝,作者题款为“赵浩”。几经打听,缍了解到赵浩先生在越华路择仁时辟一山南精舍授徒。菊诽随即前往拜访,表示愿师从学习,即蒙收录,次日开始上课。山南精舍学徒共有6人,而导师除浩公之外,尚有卢镇寰先生,两师轮流讲授。赵师又经常给他指点篆刻,于是他便同时学习了书画和篆刻艺术。
“七七”事变后。跟着石岐沦陷,余先生靠刻印卖字为生,仍不断学习篆刻。在国难当头,余先生还经常为保护祖国的文物而将灶饭钱收购古字画和古玺。余先生视艺术如命的举止,常人是难以理解的。抗战胜利后,他曾在县中教过两学期书,担任了全校美术课程,此时开始,他亦尝试写诗,可惜所有诗作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忍痛烧毁了。能记得的不及十分之一。
中山解放后,余先生加入了石岐雕刻社,50年代后期,余先生参加了‘六棉世苑“文物店的筹办工作,初由民革学习组几位老先生倡议,决定合股开办,而由余老、黄季骞、程十里3人主理其事,余先生为主任。他是放弃了月薪50元的雕刻社的工作而参加“六棉世苑“的。该宛的业务范围,主营古董字画,以及有关文物珍玩,后得文化局拨款资助开办,便退回个人股金。开办以来,颇受社会人士的赞赏。1962年郭沫若中山时,亦到“六棉世苑”访购字画,所购为张船山的字帖。可惜的是,十年浩劫期间,“六棉世苑”的不少文物都被没收,一些至今仍无下落。这使余老甚为痛心。
余先生现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省书法会会员,中山美术研究会会长、中山市书法协会主席。曾任政协中山委员会第四届常务委员。他是我省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艺术上有较大的成就。早在30年代中,书法家沈演公即评其榜书“沉堆苍健、非时辈所及“。著名书画家吴子复、方人定、朱庸斋等亦深佩余老的书印,并赠以手抑印谱,或在其作品上题句。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理论家刘纲纪、华夏与余先生素昧平生,偶然见到他的书画作品,即在为叹赏,华夏甚至辗转托人代求其作品收藏。近几年,各地慕名邮函索其作品者纷至至沓来。有的作品为全国性书艺展览上选用。如1981年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里,刊载了余先生的篆书五言联一付;1982年为青海吴玉华及福州体育科技编辑部索题纪念册;1983年为广西梧州书协成立索题字;1984年为纪念遵义会议50周年索题字;1985年,为惠州市惠阳文联索题东坡诗句刻入碑林,同年为汕头大学成立碑林索题字,为河南省南阳卧龙岗兴建碑林题句,为福州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题句,又为武汉晴川阁索书朝宗亭横额等。1986年为四川省巴中县中梁区委创建灵山碑林索题。同年3 月,应广州美术学院之邀,在该院举行了作品展览,并对学生讲课,余先生著作不少,但印行不多。1984年所署〈海棠花馆吟草〉在澳门印赏》,均获社会人士的高度评价。1985年《诗词台历》中,选用了余先生的《瞻仰孙中山先生故居》诗一首。他的诗书画作品,分别在1985、1986、1989年于中山、广州等地展出。1985年中山市举办余菊庵书画艺术展览后,广州美院郭绍纲院长闻讯专程前往参观,并邀请余先生到该院展览其作品及讲学。该院还收藏了他的十多件作品。他的作品还被选入《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第五回日本篆刻展览》、《当代书法家名人辞典》、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中处书法家展览作品集》、《画廊》、《美术之友》等。余老关心后代学习书法艺术,他的两位小外孙周守行、周守为旅居哥斯达黎加,在当地参加1983年中中美洲六国儿童画北赛中,双双获奖,分别荣获第一名和第二名。对此,余老十分欣慰,消息传来,即欣然命笔,去信向女婿和小外孙道贺。
1991年春节前夕,中山市举行慈善万人行筹款演出,余老以八十高龄之身,上台奋然命笔,书写“为善最乐“四字义卖,为中山国际酒店出十万无巨款竞得,全场轰动,响起了向余老致敬的热烈掌声。
今年,菊庵先生已届86岁高寿,他是一位从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奋斗过来的艺术家,一生淡泊名利,生活十分俭朴,潜心艺术实践,师法自然,揣摩、体会物象意境,并孜孜不倦地进行诗书画篆刻方面的探索追求,穷且益坚,老而弥笃,他高洁的人品与其艺术的格调适相一致。他还诲人不倦地培养了青年一代,一些已成为中山市书画界的后起之秀,有些还在全国艺术界有一定的影响。他的文化艺术领域中不断攀登的精神,是极其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