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山市清末民初书法家杨述之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1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杨悦生  
  杨述之,又名藻香、弼孙。中山市沙溪镇申明亭村人。生于清朝同治庚午年(即公元1870元),病逝于丁酉年(公元1955年),享年85岁,是中山市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他了为沙溪镇开辟公路做过好事,对社会贡献良多,是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的一位历史人物。   杨述之出身于较为富有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个性耿直,平易近人,乐善好施。他特别热爱书法,早年拜广州市法家崔育之(又名崔才英,番禺人氏)为师,努力学习,每一个字,每笔划都应反复琢磨、反复练习,深刻领会,才能真正学到手,运用自如。   由于他经过长时间的苦学苦练,终于写出一手好字。他除在写小字之处,写大字的时候,喜欢用龙眼中锋姿势书写(即五只手指尖同时握笔,悬空而写)。字体刚劲有力,富有神韵,被群众赞誉为铁划银钩,在王羲之风采。   清朝后期和民国初期,他的书法在中山很有名声,常常受聘书写字贴、对联、街巷名称、茶楼店铺招牌。当时喜爱毛笔字的人,经常慕名求字于杨公。因此在我市不少地方留下他的墨迹,如历史上著名的古香林寺的入寺山口,就有他的石刻大字:“老实念佛“,每字长65公分,阔57公分,字体苍劲雄浑,石的左下角还刻时:“述之中锋书。“据说,这字迹是他在清未时候,应古香林寺持惠和尚的邀请,亲上古香林山(原名小岭)书写的,现在仍保存完整(见照片);又如石岐民生中路草巷牌坊上石刻“草巷”二字,长40公分,阔80公分,是“民国二十年”(即公元1931年),为“述之书”,附在石刻的印章。民国初期石岐著名的玉芳酒楼(原在悦来路)、品香酒楼(原在太平路,均已拆建)的招牌,也是杨老书写。老板们以厚金礼聘他书写招牌,目的是利用他的一手好字吸引顾客。   杨述之为了弘扬祖国的书法艺术,总是满足人们索字的要求,从不计较报酬。他的书法作品不但在国内,而且在海外流传,美国、日本等国内不少华侨珍藏有他的作品。杨老门徒不少,他对有心学习书法的求教者总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耐心指导,成效显著。现在名扬美国檀香山的华桥书法家杨关泉(沙溪镇申明亭村人),就是他悉心培养出来的学生,沙溪镇乐群村的书法好手刘保然(已病逝)、刘复明也是他的得意门徒。晚年他虽然不幸双目失明,不能书写,但仍然通过口授把学习书法心得传给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