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山市沙溪镇狮山和黄圃镇石岭海蚀遗迹的考察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应中山市有关部门邀请,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何大章教授偕同夫人,副研究员陈华堂和工程师李国琛等同志一行四人,于是1989年3月28日至31日在中山市先后对沙溪镇狮山海蚀遗迹和黄圃镇石岭海蚀遗迹进行考察。这两处遗迹是中山市海陆变迁的有力证据。现将其概况分述如下:   [B]一,沙溪镇狮山海蚀遗迹[/B]   狮山,位于石岐西面6公里多,在沙溪镇象角乡之西约1公里处,海拔高度29。4米,由中生代白垩纪红沙砾岩构成。山的西北部有一陡崖,崖壁上分布着许多大小不同的洞穴, 按其排列大体上可分成上下两面个层次。其中以下即接近地面的最低一层最为显著,其底部海拔高度约3.6米,比周围稻草田面(珠江三角省洲平原)高出2米左右。洞穴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其高度和深度由数厘米到数米不等,洞壁内部大都光滑园溜,其中最大一个洞穴高2.6米,深3米,宽约5米,洞穴口外为宽达10多米的平台,并与洞穴底部紧密连成一片,其特证与周围的三角洲冲积平原稻草有着显著的区别。这就是中山市目前保存得最好的,也是我省罕见的,在地貌特征上具有完整配套组成(包含海蚀崖、海蚀穴和海蚀平台)的海蚀遗迹。在狮同周围的稻田中,农民还经常挖出沙层及埋张藏在沙怪中蚝壳等海生动物残骸。上述迹象表明,古时候狮山曾是海中岛丘,曾经受到过海水激烈的冲刷和波浪的掏蚀,海水波浪经常作用的方向主要来自西北方。至于上层海蚀遗迹则分在大约海拔25米(距山顶约5米)左右的高度上,但由于长期的日晒雨淋、风化、流水侵蚀、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一层残存的海蚀 遗迹不多,仅海蚀穴较为明显外,海蚀崖和海蚀平台都比较模糊,若不细致观察则难于发现。   [B]二,黄圃镇石岭海蚀遗迹[/B]   石岭,位于石英岐北面23。2公里,黄圃镇北偏东南1。4公里处。从石岭村出来后,我们沿村道往走大约半公里就可以见到一排数十米到近百米高的山丘,其中大岗海拔高度89。5米,这排山丘系由中生代下白垩纪至上第三纪紫红色粗砾和角砾岩构成。其崖壁上有系列海蚀穴,在体上也可分成上下两层,也是下层较明显,其形态及分布高度与狮山的海蚀遗迹大致相同,最低一层(下层)海蚀穴高于周围稻田面2 米左右,海拔高度约3米多。与狮山海蚀遗迹不大相同的是:海蚀崖不够明显;海蚀穴较小,但数量较多;海蚀平台也比较狭窄,宽度仅2 ~ 3 米。总的来说,石岭海蚀遗迹在地貌形态上不及狮山的完整、典型;但其数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远远超过狮山海蚀遗迹。石岭海蚀穴沿山边分布长达数百米,一直往北延伸至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道大奎海,沿途均有分布,据郑一帆教研员认为该处的大型洞穴“玉泉洞”可能也是海蚀穴,但因村民在那里建庙,供奉神仙吕洞宾,人为破坏很大,洞穴的基本形态已无法辨认。   在这里作者特别指出的是,石岭海蚀遗迹形成的地形部位是在山的东南坡;而狮山海蚀遗迹形成的地形部位却是在山的西北坡,它们所处的山坡地形方位正好相反。由此可推断得知,狮山的西北方曾有过广阔的古海湾,海水波浪作用的主导方向是来自西北方,而石岭的东南方也曾为广阔的古海(古伶仃洋)所包围,也即过去珠江口外的伶仃洋比现在的伶仃洋范围要大得多,当时中山市境内大部分冲积平原地区都是古伶仃洋的一部分,而狮山和石岭一带的山丘则为古伶仃洋中的岛丘。   [B]三、狮山和石岭海蚀遗迹形成年代及保护意义[/B]   据考察研究推测,狮山和石岭海蚀遗迹,其最低一层(下层)距今大约有3000~50000年,较高一层即上层海蚀遗迹(所处海拔高度25米左右)形成年代则更早更古老,至少距今数万年之久。   据研究,中山市境内大部分在古代都是古海湾的一部分古海湾内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岛屿,其中以燕山期花岗岩构成的五桂山区是古海湾中最大的岛屿,也是现在中山市的主体。而狮山~石岭等其它一些小山丘只不过是古海湾中的小岛,自第四纪晚更新世中期(距今约4万年)以来,南海海面曾发生过多次升降,到中全新世至晚全新世(距今8000年左右),海平面间歇性持续上升,但上升速度变慢距今5000年左右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狮山和石岭最低层(海拔高度2~3米左右)海蚀遗迹就是当时面向大海的山坡坡脚岩石受到海水波浪较长时期强烈的侵蚀作用所造成更高层(海拔25米高度层)的海蚀遗迹则是更古老的地壳间歇性升降运动中,又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内该层岩石受到海水波浪强烈的侵蚀作用所造成,起码在第四纪晚更新世(Q3)形成,后来由于地壳上升,逐渐从海平面附近升至现在海拔25米左右的高度。   最后,广州地理研究所何大章教授等三位同志经过考察之后认为,中山市狮山和石岭海遗迹与广州市市效七星岗古海遗迹同属一种类型和格局,形成时代也大致相,但从保存之完整和分布范围之广来说,它都远比七星岗典型,因此具有科学研究、教育实习和旅游参观的重要意义和保护价、值。专家们已向中山市有关部门建议,把狮山和石岭海蚀遗迹作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