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早期的世界语活动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3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陈永曦
世界语在中山有光辉的历史.刘师复,郑彼岸 郑佩刚等为中山最早学习世界语的人士.1912年他们在广州西关逢源南约”平民公学”附设世界语夜校学习,由许论博任教.是年秋,成立了广州世界语学会,并同国际世界语学协会联系,刘师复被派为驻广州代,并建立”环球世界语支会”.1913年8月20日师复在广州创办《晦鸣录》,第三期起更名为《民声》杂志,每期附邗四页世界语专辑,从不间断,获国际好评。1913年12月20日先生所写的《世界语第九次万国大会纪事》一文登载于《民声》第三期。师复和外国世界语者有很多联系,著名人物如柴门霍夫(世界语创始人)、克鲁包特金、格拉佛、高德曼、大衫荣、山鹿泰治等均与先生通讯。1933年 牙利出版的《世界语百科全书》第三490~491页载有师复小传;1934年捷克出版的《世界语报刊目录》第110页载有《民声》杂志资料。
刘师复,郑彼岸都是同盟会会员、革命家,也是世界语运动在我邑的早期倡导。他们搞世界语运动与无政府主义的宣传和民主革命的实践有密切联系。郑彼岸后期参与新文字(汉语拉丁化)运动,与世界语运动密切配合,对加强国际团结,推动了革命宣传,推进文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当时还有杨子毅(1935年曾任中山县县长)赴沪学习世界语。
此外,郑道实(1926年曾任中山县县长)也提倡世界语,1913年他邀请黄尊生来香山县县城(今中山市)开班教授世界语,起初在石岐南门共和巷号郑道实府上,后迁东门之水楼师复之书房,学员约2、30人,有泰侣尹、李澧川、李耀常、麦兖波、张辅霖医生和间绍宽(师复之弟)等,皆为香山县教育界之名流。蜚声国际的世界语者尊生是中山第一个世界语教师。他曾多次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国际世界语大会,现年96岁高龄,旅居香港。去年他为中山市世界语协会(筹备组)会刊《绿菊》题写出刊头。
师复的三个胞组妹无等、无为、无放于1916年6月参加在上海蔓盘路683号创建的体裁星世界语广播社。
二十年代期间,孙康、黄健、陈嘶马、汤平等在沙边小学组织学习世界语。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时期,中山党与苏维埃政府失去了联系,孙康便用世界语作为开展革命工作的一种工具,同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外国世界语组织联系,取得有关文件和资料,为中山党,甚至广东党组织的恢复作出重大贡献。此后又发展到大布、长州等地,参加活动的还有李国霖(即孙晖如)、郑少康和张阳等。
还有我市名老中医马石川当时在广州东山学习世界语,由黄黄生任教。退休教师郑玉麟就读于上海广肇公学中学部时,由黎维岳老师讲授世界语。对此他们现在仍记忆犹新。
对抗日战争其间,我邑五区大布为重要的抗日据点,在该乡工作的革命党人陈嘶马、孙一之、司徒毅生、叶蔚文(即叶向荣)等都是世界语者。另闻陈嘶马那时曾在长州小学开班传授世界语,详情有待进一步考证。
本文蒙郑凌先生校阅,特致谢意。
参考资料:
1广东省世界语协会:《世界语一百周年纪念特刊》第44页。
2《开明报》中山文献第78期。
3《中山文史资料》1985年总第5、6辑合刊,第142页。
4同上,第124页。
5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世界》1989年第6期,第4页。
(本文作者为国际医学世界语协会会员、中国科学院世界语协会通讯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