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别广雅赴延安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3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方少穆  
  自投笔从戎,远赴革命圣地--延安,转眼已半个世纪了。真是苍天无情人易老,人生崎岖志更坚。古稀离休,1982年重访了母校,参观了校、大礼堂,冠冕楼、西斋、教室、宿舍、游泳池都已面貌一新。美丽如画的风景区--湖心亭、九曲桥、广雅亭、南皮亭、莲滔馆,景色秀丽。远眺东北角,张之洞碑亭,隐约可见,这是抗英总督,历史的见证。昔日我们课余饭后,沿湖浏览,令人心旷神怡。今天万千,色起了许多美好的思忆。   1932年我考进了广雅中学,那时家长、老师都要我争当优秀的学子。由于学校处在郊区,信息闭塞,同学们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初中读到高中。1935年正当日寇大举侵略我国,东北沦陷,华北危急时,蒋介石仍执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及时发出“81”抗日宣言。随后,发生了“12.9”、“12.16”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斗争浪潮,风起云涌,席卷全国,蔓延广州。广州青年学生在大敌当前,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再也汪能“闭门读书”,再也不能忍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压制,投身抗日了。1936年1月9日,在“中国青年抗日大同盟”的领导下,我校同学和中山大学学生,一道举行抗日的示威大游行。当时群情激愤,斗志昂扬,冲进了省教育厅,砸烂了办公室,拆掉其掘牌。第二天,广雅中学大礼堂敲响了乱钟。召开了全校师生员工大会,发表了要求抗战、反对奴化教育的宣言。并宣布了罢课,关闭了校门,组织了请愿小组,纠察队和打狗团。可是国民党反动派,竟然对手无寸铁的同学,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手段,邓演猷等同学被捕,这更激起了同学的义愤,反抗的怒火更旺了。后在中共地下党支部的领导下,我们改变了斗争形式,组织宣传队下乡发动群众,走工农结合的道路。1937年春,正当我们上军训课同学受体罚时,一群中山 大学同学冲地了操场,号召我们参加抗日游行。于是,我们的队伍冲出校门,一起奔向广州沙面租界游行示威,高呼抗日爱国救亡口号,扩大了国际上的政治影响,表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侮的决心。   爱国的思想,民族的意识,和对共产党的认识,都是在斗争实践中不断提高,为祖国为人类解放的崇高思想和政治方向,也是逐步得到坚定的。1936年夏,在我校中共党员刘秉楷同学的介绍下,我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广州市基督教青年会歌咏团,我和几位同学坚持矸星期天去学唱抗日救亡歌曲外,还听传达全国抗日救亡工作和学生运动情况的传达,参加座谈会等。1937年春,在中共广雅党支部的关怀上,我们秘密组织了读书会,如饥似渴地阅读新华日报、救亡小报、自修大学、大众哲学、中国革命运动史和列宁主义概论等进步书籍,往往到深夜。1937年6月,在地下党支部组织下,我参加了广州市战时服务队,利用暑假回中山家乡,开展抗日宣传,在街头张贴漫画和举办图片展览,揭露了蒋介石不抵抗主义和日寇残暴罪行,还进行了募捐义演活动。我还参加了《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等话剧的演出。宣传了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战形势,激发广大群众的救亡热情。1937年秋,为了避免敌机轰炸,广雅迁校到顺德县碧江镇上课,在党的领导下组织抗日先锋队,并以先锋队名义,举办了农民夜校,我也当了文化教员,开展农民工作,宣传抗日,组织先锋队,还举行了火炬游行,筹建农协会等。1937年冬,地下党组织通过池校当局,聘请叶剑英、郭沫若等同志到学校讲演,分析战争时局,介绍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战斗胜利。八路军只激战一天,就歼灭日寇坂垣师团3000多人的胜利喜讯,鼓舞了我们。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全国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全面抗战的新高潮。在“三八届”毕业会考刚结束后,我回到了中山石岐准备了简单的行李,便约同初二年级邓禹同学到了广州集合,准备奔向抗日圣地--延安,临走前只有个别广雅同学和亲人送行,我们开了一个“雪糕会”话别后,就踏上了万里征途。当时我和邓禹、还有市女师刘展平结伴,向北同行,从5月15日七始,经过我们20多天的长途跋涉,冲破封锁线,终于胜利到达延安。在这万里行程中,我们几经折腾,从生活上到政治上,接受一场严峻考验。那时,我们拿平几十元自筹的路费。经广州八路军办事处的介绍,到了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因办手续住了三天,好不容易才买到去西安火车票,但到洛阳途中火车停了下来,原因是徐州战役失利,退下来的大批伤病员和补充上前线的新兵,都经这里转运。由于国民党军队的新兵,大都是拉夫来的,不少人逃跑,因此,都被关禁起来,甚至把他们的裤子脱光过夜,以防止他们逃跑。而我们是在强烈爱国之心和革命热情的鼓舞下,决心前往延安学习的,两者成了鲜明对比,在洛阳,我们熬过了一天多,才坐上到西巡的列车。当火车到达潼关前的风陵渡日寇据点时,铁路已被炸断。我们只好步行了一天多,再坐一列车西行,好不容易才到达了古都西安。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对我们说:“我处来往人多,对不起,请自找旅馆住”。当时,我们身上的钱已不多了,吃不上大米饭和南方菜,也要住进旅馆。不久,国民党巡敬查房来了。他们从我的小藤箱里翻出来一本《列宁主义概论》。就质问我们到那里去?我们硬着头皮说:“到延安去”。他们马上换了口气说:“你们都是年青的人,到那里干什么,那里吃是小米,住的窑洞,有什么好!我介绍你们到南京大学去吧,怎样”?我们都有说要学习抗战本领,才到真正抗战的地方。逼得他们无言以答。亿们走后,我们急着跑到八路军办事外办好了手续,第二天晨便坐了去延安的汽车。谁知过洛川城不远的山区又遇了险。汽车刚过山岗下坡时,突然听到一阵枪声,跑出了5个土匪持枪拦动。土匪把车上的40人都赶到山洼,关押在牛棚里。约过了一小时,外面又打响了枪声,看守的土匪被吓跑。当我们冲出去后,才知道八路军的运输车队把土匪打跑了。原来搞抢动的是国民党反动派的一股政治土匪,专门拦阻去延安的青年学生。这时,汽车被打坏了,行李被翻得乱七八糟。有钱的人都坐小推车走了,只留下我们10位去延安的男女青年。后经我们碰头商量,把被劫余下的十多元钱,集中使用,保证了三天路费。大家才转忧为喜,一路上有说有笑,边歌边舞,有的同志还唱着打油诗:“同学齐心去抗战,投笔从戎奔延安,毁车关人被抢劫,特务土匪来阻拦,革命同路十人行,同一理想同遇难,七到抗大三陕北,四个女胞六个男,五路同学相会合,七省健儿加岭南”。我们走了三天,当看到革命旗帜在延安宝塔山瓢扬时,大家都高兴地欢呼:我们来到抗日圣地延安了。  (选自方少穆同志的《斗争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