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中山三角乡的统战的政权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3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作者:黎朝华 周森 张睛
中山三角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组织在中顺边的据点之一,是珠江地工委批准建立的农村重点阵地。1947年秋建立起党的支部;1948年秋建立起统战政权;1949年秋建立起三个主力武装连队,顺德解放时,成为最先进驻顺德县城大良的部队。在迎接南下大军解放顺德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该乡建立统战政权的情况,忆述如下:
[B]敢于推翻国民党地地方政权[/B]
1948年秋,全国的解放战争形势转入全面反攻阶级,蒋管区内的广大革命人民为了配合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攻势,奋起开展反内战、反独裁、反饥饿斗争。蒋介石政权为挽回其政治上的颓势,乃玩弄“普选基层政权”的假民主手法,企图收买人心,稳住阵脚,竟以中山三角乡为试点,要演一幕改选乡长的丑剧。三角的地下党组织为了迎击国民党反动派这一政治攻势,即与珠纵一支队隐蔽在三角乡内的共产党员梁科等共同研究对策。并通过梁科、黄联芳同志直接到五桂山根据地向委梁冠、黄乐天同志汇报请示,并取得顺德县工委领导同志李株园、黄静生同志同意。决定利用此次普选乡长的机会,发动群众摧毁该乡的国民党政权,代之以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的统战政权。
李摧毁三角乡的国民党政权,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当时,该乡老乡长黄富,有国民党“挺三”的“四大支队”武装做后盾,又与中山县政府直接联系。国民党中统特务机关还派出爪牙任乡公所“文书”,还在三角小学置人员,监视着我地下党的活动。但是,敌人内部的派别斗争是可以利用的,且我珠江纵队在当地群众中的威信很高,成立了一年之久的三角党支部及珠纵一支同志,与读书会、农民夜校的青年农民群众有较密切的联系。五桂山武工队在当地能起到震慑作用,我们布置参加乡长普选有人民武装作支柱,因此决心在三角乡建立革命统战政权,为解放战争作出贡献。
[B]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B]
三角乡当时的改选乡长引起了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国民党方面参加竞选的代表人物有三名:一是元老派代表人物黄富,他由1914年当乡长至1948年,统治三角乡长达35年之久,在当地有一批爪牙,在官场有后台。还有中统物务余某在乡公所为其出谋策划,自信参加举稳可获胜;二是党务派的代表人物叶定邦,他是国民党第九区第四区分部的书记长,县参议员,与九区警察所长潘某直接勾结,其弟又日三角乡自卫大队的大队长,可与黄富相抗衡;三是新兴的地主武装势力代表人物吴桂芳。他是国民党护沙队的中队长,在珠江口带走私贩毒抢劫发了大财,收罗了一大批打手,势力迅速发展,也想过过官瘾,选举前四出活动,扬言投他一票给港币五元。这三人形成鼎足之势,都想在改选中获胜。
我党组织培养支持参加竞选活动的,是三角学校校董会董事、管理学校财务的进步青年简涛。他出身于佃富农,经常与地下党同志有联系,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政治上有较大白进步,他拥护共产党的政策。有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愿望,但要他出任乡长时却认为自己在群众中没有威信,没有能力也没有武装作后盾,恐怕站不住脚。党组织及时对他进行形势教育,坚定他的信心,经过顺德县工委和珠纵中山特派室党委的同意,简涛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支持的、参加乡长竞选的代表人物。之后,即由梁洁、黄联芳、袁沃煊等同志分头做当地上层人物的工作。周森、廖桂培等党员同志即
发动青年团支部、读书会会员、农民夜校学员积极参加选举活动。这些动员工作都是在秘密中进行的,当地国民党反动势力一点也没有发觉。
[B]一场合法的夺权斗争[/B]
按照当时规定,选举的程序是:首先在六个大村中选出若干名选民代表,再从代表中产生保长和首席保长,然后再选出乡长。经过党组织和原珠纵一支队同志的周密动员,我们顺利地选出了内定的投票者。如南村的保长是地上党员梁洁,袁沃煊也当了保长,江头村由黄联芳当了保长,后又选为首席保长等,选票已掌握在我党手里。但为了防止国民党地方势力不择手段的破坏,我们通过上层的统战关系,邀请中山县的国民党政府派员来三角监督选举,也得到成功。
1948年7月的一天选举乡长的大会在小学礼堂举行。到会有300多人,中山县政府派来了社会科长苏翰彦(民主同盟成员,民主人士)到场监督。选票采用不记名方式。开会仪式过后,进入投票开标。唱票时,初时还有少数投黄富、叶定邦、吴桂芳的票,但简涛的票数很快就占了优势。到唱票接近尾声时,简涛的票数已成了压倒的多数。吴桂芳在台上坐不住了,未到结束就先行溜走。叶定邦为要陪苏翰彦科长,勉强坐到终场。最后,大会宣布简涛当选为三角乡乡长。接着,苏翰彦讲话并宣告选举有效,全场一片掌声。黄富没有出席这次选举大会,但他没有想到盘据三十多年的宝座竟然垮台。
[B]从统战政权到红色政权[/B]
简涛当选乡长后,即接受中共三角乡党支部的建议,改革乡政。他把乡公所的特务文书赶走,由我党同志介绍地下工作者苏煒担任文书之职;还解聃了中心学校的几名特嫌教师,由我党员安排了一批进步人士任教。不久,简涛又接受我党支部的意见,改组了自卫大队,免去原大队长的职务,任命我地下党员袁沃煊为自卫大队长。从此,该村的行政、军事权力均为我党组织所控制,大大有利于地下工作的开展和人民武装的建立。当国民党反动派人出不利于我地下党的事情时,简涛能及时向我们反映;当我们需要人力、财力、物力支持革命活动时,他又能及时帮助解决。如1949年,我武工队要成立主力队时,简涛拨出轻机枪3挺,步枪100多支,稻谷10万斤给予支持,统战政权已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国民党反动派曾一度进行反扑,但中山特派室即发函给予警告,逼使叶定连夜拆下了国民党区分部的牌子,1949年10月30日中山九区解放后,三角乡统战政权即奉命改组为乡务委员会,以简涛为主任,黄联芳、袁沃煊为副主任,在党组织的领导一开始了红色政权的建设工作,直至过渡到乡级人民政府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