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共中山县第一任书记——李华炤

(中共中山市委党史办供稿)
发布时间: 2006年02月23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李华炤(1902年.8——1928.1)出身于香县(今中山市)岐山村一户农民家庭,1924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山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中共中山县委第一任书记,在大革命时期,为中山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党员、领导中山人民开展革命活动做出了贡献。   李华炤,青少睥时代因家贫辍学,遂往香港,初在轮船上做杂工,后转入华人开办的面包公司当工人。在此期间,开始与进步人士往来。   1924年8月,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势下,香山县国共合作革命政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为期两个月的训练。农讲所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彭湃等同志,亲自为农讲所的学员讲课,李华炤在农讲所学习期间,接受了革命的启蒙教育和马列主义的基本训练,思想进步很快,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初,他受训结业,受中共党组织的委派,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宵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回到中山,同早些时候派来的共产党员、农民运动特派员梁功炽、梁桂华、肖一平、卢达云等,开展党的组织活动和发动农民革命运动,组织成立农会,建立农民自卫军。   1925年4月,中山县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在石岐仁厚里召开,大会宣布成立中山县农民自卫协会,李华照被选为中山县农协会执委委员。后来农民自卫军成立,李华照、黎炎孟又担负农军的领导工作。至年底,全县已建立有农军中队12支、3300多人,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武器,在共产党和农民翰会的领导下,成为抗击反动统治者、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农民权益的革命队伍,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   10月25日,午顺联军总掼挥兼中山县长林警魂、西江第一路总指挥袁带等叛军,勾结英帝国主义,破坏省港大罢工,组织土匪、民团5000余人袭前山,占领石岐,进行叛乱活动。11月5日,李华照随广东革命政府派出的11个营军队,协助革命军对叛军进行镇压,平息了事件,收复了被占领的石岐。   1925年底,中国共产党中山县支部成立,李华照任党支部书记。为有利于统一发动农民,开展农民运动,党支部和农运特派员先后发动组织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山县支部、团中山县委、新学生社中山支社、中山县学联、县总工会、县妇协等进步群众团体。这些群众团体,在国共合作时期利用合法地位,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党支部同时在进步青年农民、工人、学生、店员中发展积极分子入党,壮大组织力量。   1926年3月,中山党支部根据上级的指示,为统一全县的革命行动,由县农会、县总工会、县学随新学生社等群众团体,联合组织成产“中山县农工学商协会”,李华照、冯光等是这个组织的负责人。年底,中共中山县委成产,李华照任县委书记,县委的主要领导成员有黎炎孟、刘广生、黄如诚(黄健)。在县委的领导下,中山县的革命群众运动,更加蓬勃发展。   1927年4月,在李华照、黎炎孟、刘广生、黄如诚等的组织领导下,发动了中山农民起义--卖蔗埔起义。起义之前进,县委在石岐泰安通衢街孖庙一间楼房内,以召开农工学商协会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为名,研究策划这次起义行动的计划和措施;将党、团组织合并,成产中山县革命委动委员会,并决定于4月23日举行一县性的农民起义。李华照、黎炎孟分别任起义的正、副掼挥。计划在四区牛起湾与齐东先锋宫交界的“卖蔗埔”结集30000名农宽,先举行誓师大会,然后进城,夺取国民党县政权,再北上支援广州起义。但是,由于起义的行动计划事前被泄露,起义那天,当部分农军到达卖蔗埔时,当即受到事先埋伏在卖蔗埔周围的国民党军警的突然包围袭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因敌众我寡,农军伤亡10多人,黄如诚等人人被捕,起义宣告失败,李华照等领导的中山县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但这是中共中山县委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一种尝试,为今后的武装斗争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和教训,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卖蔗埔起义失败后。国民党中山县当局,动员各级机构,加紧进行清党活动,出动军队,围攻农军,解散农会,搜捕共产党员,杀害革命同志,下令通缉李华照、黎炎孟、刘广生。在国民党制造的一片白色恐怖下,李华照思想毫不动摇,革命意志更加坚定,继续组织领导在大革命失败后留下来的共产党员、农运特派员、农运骨干分子,从公开转入隐蔽,从城市转入农村,在三九一带进行活动。   1927年8月27日,李华照为贯彻执行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拥护护中央紧急会议决案”制订广东各县、市的暴动计划的指示,在澳门主持召开有中山县委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制定了在中山开展秋收暴动的行动计划和措施。在石岐、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九区等,发动不同程度的小秋收暴动,对国民党的反共逆流进行回击。   1928年1月4日,李华照从中山三角到番禺新造乡约同黎炎孟前往澳门,向上级驻港澳的领导同志请示汇报工作。由于被叛徒出卖,在澳门一茶楼被国民党密探持回中山石岐。国民党县当局用尽严刑,威逼利诱,县长梁鸿光还亲自出马审讯,想从李华照身上得到有关共产党组织在中山的活动情况。但审讯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县长反被痛骂一顿,李最后不踢倒案台,压在县长的身上。   1月12日,国民党县当局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耍出最后的一招,对李华照下毒手。他在押赴刑场中,大义凛然,慷慨激昂,放声高唱《国际歌》,高呼打倒反动统治,打倒土豪劣绅,中国工农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中号,表现了革命者的英雄本色和大无精神,革命群众无不为之感动。   李华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解放后,为了纪念他的功迹,中山县人民政府决定把他的家乡,易名为华照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