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撰后记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13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余寓居古镇镇逾廿三载,荷蒙父老百姓、党政领导、工商财银、农牧渔副各界人士之垂顾,深受其惠。为酬错爱之恩,自本世纪80年代初起,收录所见所闻,期志曹古海人杰地灵、物阜年丰之优势,加以颂扬,为念。是念获古镇公社、区、镇首长赞许。遂于1987年列提纲稿《古镇压考》,1988年冬草成。1990年始编《曹古海沿革与今日风貌》,1992年夏成《地域》、《沿革》等33篇。在收集资料与撰录中,蒙中山市政协及文史委负责同志、编辑诸公亲临指导;镇党政诸位领导同志关怀备至,鼓励支持;镇机关各部门同事给予鼎力指导协助。又蒙社会各界人士提供资料及指引线索。谨列芳名,以表谢忱:越南归侨邓天志、旅美华侨苏田、麒麟村老人魏永怡、在乡离休干部苏松柏、苏能根、退休教师袁文杰、区结兆、曹步人士李兆根、谢寿彬、海洲中学教师张胜能、镇教办张阜鸣、黄朋安、何超相、原籍海洲人士袁举雄、袁衍琴等。   及呈稿请市政协文史委审核,幸获文史科冯英豪君等,整理编辑及补充校正史料,订定上述九篇。惟鄙人撰作水平有限,所集史料未臻完备,或有错漏、用词失当之处,恭盼读者见谅,并诚望有识之士赐予批评指正。                                   李逻通                               1992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