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明、清代名人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13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据《香山县志》、《香山县志续编》记载,出自曹、古。海之元明清三代知名人物如次:
[B]蔡士璋[/B] 字美瑜。元天历二年(1329年)岁贡生,选授福建汀州通判(即地方助理长官,主管征粮、仓库、运粮及农田水利工作)。
[B]何广[/B] 字维询。明洪武初年,授湖北安陆州同知(管理地方军事及边界事务的副知州)。
[B]魏观安[/B] 洪武初年,荐举授恭和江口巡检(州县所属下一个地方的行政主管官)。
[B]袁志坚[/B] 洪武七年(1374年)荐任程乡典史。
[B]蔡奇岗[/B] 洪武前期,原任广西贺县典史(知县的助理官),任满奉旨进京晋见朱元璋,受赐琼林宴(在禁宫内特设宴会),即升授左都御史(皇帝的特使)。
[B]蔡绍孙[/B] 字齐卿。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岁贡生,授江西丰城县丞。
[B]蒲伯龄[/B] 永乐六年(1408年)戊子科第123名举人,官至交趾(今越南北方)利仁州知州。乡人誉称蒲知州。
[B]蔡彦圣[/B] 字永景贤。永乐七年岁贡生,初授广西平乐县训导(邑学主讲官),升迁南宁宣化县教谕(主管教育,相当于现代的县级教委主任)。
[B]马?[/B]字克毅,津边里人。景泰四年(1452年)癸酉科第33名举人,成化二年(1446年)进士(即有资格参加殿试考状元者,亦即已经进入官场,听候封官者)。授庆远知府(庆远古称粤州,南宋易名主府,明代相沿,即今 广西宜山县)。成化十六年迁升南京太仆寺丞(太仆寺是专管战马战车的高级衙门,直接向皇帝负责的官府。其主管称?,丞是?的助手)。
[B]马良教[/B] 字万享,马?父。以子功名封赠承德郎(?位名称)。
[B]邓文[/B] 字惟简。成化七年(1471年)辛?戊举人,乙未科进士。初授庐州无为军学正(主管一个军区的文化工作,相当于现代的政治部主任),迁任浔州贵县知县。
[B]邓公辅[/B] 字汝,文子。初世袭先祖总旗役,旋升百户(总旗为百户内低级军官,百户为千所属的一个军事单位,相当于现代营级)。后以军功封校尉称衔。
[B]邓公善[/B] 字汝诚,文子。弘治八年(1496年)乙卯科第70名举人,授福建罗源知县。
[B]邓公度[/B] 字汝宏,文子。嘉靖元年(1522年)壬子科第22名举人,授福建政和知县。
[B]何谦[/B] 字德彰。嘉靖二年岁贡生。
[B]蔡伦[/B] 字明典。嘉靖二十一年岁贡生,拔授琼州文昌县教谕,代理知县。
[B]邓鍭[/B] 字明白,邓文孙。嘉靖三十一年岁贡生,初授真州府(今江苏仪征市)真定县教谕,迁升漳州诏安知县。
[B]邓睿[/B] 字元靖,公辅孙。承袭祖父总旗百户。
[B]袁三接[/B] 字平洲人。嘉靖四十年辛科26名举人,四十一年壬戌科进士。初授卢洲司理(狱讼主理官,亦即地方首席法官),迁升户部主事(明代中央政府设6个部了,户部为其中之一,掌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其长官称尚书的助手),再升光禄寺少卿(光禄寺为禁宫内一个工作部门,不管宫外事,专责帝后及宫内皇室人员的膳食。主管官称卿,副主管官称少卿)。迁任应天府丞,升顺天府尹(朱元璋登基时,建部于北平,称顺天府,即北京,与南京同时存在。府丞即首都行政事务官,府尹即首都行政长官,若现代首都市长)。三接居官于1562年至1574年间,在任善政,万历初年突发病逝,时人惋惜之。
[B]袁景升[/B]三接父。万历元年以子功封赠府尹衔。
[B]袁锡孝[/B] 字炳魁。嘉靖年间由岁贡考选琼州昌化县教谕,后代理知县。
[B]蔡澳[/B] 字澄宰。邑痒生(秀才),隆庆年间领千总职(武官)。
[B]林灏[/B] 万历十五年岁贡生,初授广西兴业县教谕,迁升福建清流知县。
[B]伍云[/B] 崇祯八年拔贡。
[B]马上襄[/B] 字行可。岁贡生(年次无考),任福建清流县训导。
[B]袁昌会[/B](又称会昌)贡生(年次无考)。
[B]袁全[/B] 任江西赣县教谕(年次无考)。
[B]袁文焕[/B] 字国琛。清顺治十年雷州镇水师右营千意。
[B]苏日焕[/B] 顺治十七年岁贡生。
[B]欧应辰[/B] 字完君。康熙五年丙午科40名举人,任福建?城令。《香山县志。列传》载:”应辰,海洲乡人,五岁失怙,秀叔抚之无异所生,辰亦事叔如父。上举后,大尹重其才,聘修邑乘(撰写县志),旋任福建浦城令。浦当即孔道,闾阎疲于奔命,辰乃酌远管之宜,给舟航之费,供馈不繁,民稍苏息。兵灾后,疮痍未复,逋赋累累,辰追不扰,而岁课咸登。人以为盛德所感云。”
[B]袁天伦[/B] 康熙二十七年岁贡生。
[B]区自芳[/B] 康熙三十五年丙午科29名举人。
[B]袁天祥[/B] 字文若。康熙四十二年授抚标京制守备。
[B]袁晋[/B] 康熙四十三年岁贡生。
[B]蔡羲文[/B] 字道昉。康熙四十六年岁贡生。
[B]魏三謉[/B] 字赋刚。乾隆十一年贡生。
[B]何其谦[/B] 字有光。乾隆二十五年贡生。
[B]蔡佑[/B] 字庆宜。嘉庆十二年丁卯科27名举人。《香山县志。列传》云:”蔡佑,古镇乡人。性端方,不妄涉人事,尤绝口不言财,尝除夕不名一钱,其族兄以千钱赠之,只受二百文。日:此已足,何为多。戊辰赴京会试(考进士),遇满洲人附加,官光禄寺署。佑却其箧而达其函。或讽之日:当路重相托,以此为结识地,不亦可乎?日:士风之坏,始于人缘奔竞,吾不为也。至则投书而云。请见卒不往。年五十四卒。”
佑多次赴试落第,遂绝意仕,抱憾而终。遗著《迪亭遗草》。
蔡显名原 字祺资,号蒙泉。冈南坊人。嘉庆二十一年丙子科第35名举人,选授琼州澄迈县训导,先后迁调儋州、潮州饶平,仍任训导。蔡佑子。
显原乃嘉庆、道光年间莉名诗人,写诗二千多篇,声名遍布岭南,曾六次赴京会试,均落第,遂心淡冷于升官,将遗事训导多年。生前不扬诗于人,逝世后,世人为之刊刻《铭心书屋诗钞》录八百首传于世。清代诗词名家给以颇高评价。《秋琴馆诗话》:”蒙泉广文,敦笃孝友,天性过人,读书求实用,生评以经济自许,尤留心于水利海防。六试礼闱,不第。晚遗冷宫,非其志也。集中怀古论史,及山川形势为多。皆发扬蹈厉,才气?举,不肯作铮铮细响。当嘉道间,家香石舍人,及李秋田茂才,称诗于岭南,广文皆与之游,而诗名不著,殁后诗始传,盖不欲以诗人自命也。诗富至二千余篇,所刻者亦八百余首,故兹篇所录较多。”
《小苏斋诗话》:”铭心诗兴会淋漓,才情雅加奔恣,当与瓯北、心余并驱中原,乃在日竞不以诗名,然后知先生藏若虚,盖其所者大也。”《香山诗略》见载所作《古意》、《咏史》等50首。
生卒年未考。生前曾应香山知县祝淮所邀,参与修《香山县志八卷》。
[B]邓扶摇[/B] 又名孚摇。嘉庆二十一年丙子科64名举人。未仕。
[B]陈巨鳌[/B] 又名光远,曹步人。嘉庆二十三年戊寅科69名举人。未仕。
[B]何实[/B] 字梅谷。嘉庆二十四年已卯科69名举人。选授归善县训导。
[B]蔡景[/B] 道光十九年已亥科28名举人。未仕。
[B]蔡庚康[/B] 同治三甲子科名举人。蔡景子。
[B]魏鉴辉[/B] 这继堂。光绪八年午科顺天衣无缝115名举人。未仕。
[B]魏恒[/B] 字荦士。光绪二十七年庚子科教片4名举人。未仕。子觌明。
[B]袁杲[/B](音搞)字蕴日,初号莲卿,继号颜卿,世居海洲,徙小榄。咸丰同治年间诸生(就读邑学或郡学的学生,亦称秀才生平好书诗歌画,秉性聪颖自负。著《山右吟草》诗集传世。古书《柳堂师友诗录》评介说:“颜卿少负厅气,傲岸自喜,跌岩不群,能书、能洒、能歌、能诗、能画。自丙午就龙兰?学使聘,襄校山右,登太行,出雁门。平生奇气,至此益发。诗愈苍雄,画愈奇远,信乎江山之助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