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嫁娶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14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曹古海人置办婚事,有别于邻近各地,但万变不离其宗,百姓世代为封建道德观念所缚,结婚时基本以三媒、六证为则,只不过有繁简之别,近百年来则行半旧半新、古今混杂的婚仪:
首先是媒妁、相亲。曹古海各自然村过去几乎都有以媒妁为业或兼以要神拜佛的“媒人”(或称“媒人婆”)。她们是能说会道,信口开何,滴水不漏之辈。当地男女青年谈婚论嫁,大都由她们撮合。由于邻近港澳,近百年来,曹古海出洋者多,故兴起自由恋爱,男女青年互约上门,或约定地点相亲(俗称相睇)。一般是男子上女方家长满意,即示意女儿出厅堂相见,然后初谈订婚事宜。也有女子到男家窥察的,有的聪明伶俐的女青年,经媒人介绍谈婚对象较成熟时,在订婚前,相约或突然闯进男家观察家境状况,而男子在父母兄?也趁机考察姑娘的性格仪态,若有诚决, 便盛情邀请留下吃饭。姑娘若同意婚事,则答应留下吃饭,否则予以拒绝。然事后办理婚嫁事宜时,一般仍聘用媒人为双方奔走,直至女方嫁入男家,则算大工告成,媒人兜了“利是钱”便溜之大吉。
其次是订婚聘仪。男女双方基本同意嫁娶后,在没有结婚登记制度之前,以互相送年庚、订婚、请期、允期等红色札帖为凭据。先择定吉日由男方向女方致送订婚信物(如金戒指之类)、礼物(如糖果饼食)。再仪订婚期,男方再次致送女方较多的礼物,除糖果饼食外,主要送小龙凤饼、茶叶、椰角、油煎粉角等等,其量需足够女方请亲友叙茶及分送亲友所用。是日同时送上部分聘金和写有未来女婿生辰八字的红帖。及要求女方过门的请期书。女方受礼后,即备回帖,一将女儿生辰八字填写在男方送来的红帖上;二允期帖,写明答允女儿出嫁的日期。
三是迎亲接嫁妆。根据双方商订的良辰吉日,男家在白天将所有聘礼聘金全部送至女家,而女方在点收聘礼后,即遣人抬送陪嫁物(嫁奁)到男家。旧时的嫁妆较为简单,一般除新嫁女身上戴的金银饰外,主要有衣箱、小柜、衣裳若干及脂粉等物,或加一张梳妆台等。但今非昔比,现时古镇人有女出阁时,嫁奁多用货车装运,其中包括新颖梳化椅、床垫、红木家具、大小衣柜、甚至彩色电视机、音响设备、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等。有的人家,因为女儿考顺勤劳,尤其系长女对家庭的经济帮补极大,为人父母者,于女儿出阁时,尽力筹置丰厚的嫁奁,以表示对女儿的关怀爱护和酬劳。
四是半夜迎新娘。男家在傍晚举行婚宴,散席后,新郎即于戌时(时上8—9时)由同年哥友和大衿(由男家聘请的伴娘俗称“洞嫁”,或由媒婆担任)到女家迎娶新娘。新娘由姐妹陪送,于戌时末至亥时出门,必须在子时前(即凌晨前)抵达男家。若迟于子时进门,则遭人嘲笑。新娘出门时,古镇、曹步兴穿深素色衣裤,即黑色或天蓝、深灰色服装,就是富有人家已备毛绒、绸缎、丝棉优质衣料,亦得取深素色,以便新娘进入男家拜堂、敬茶时,示意:“为人媳妇,当要勤劳考顺。”待新婚翌日始更换稍为鲜艳的服式。
五是闹洞房。海洲各村,闹洞房热非凡。同年哥友们于晚宴后,有的陪新郎去接新娘,有的进入新房内猜枚、谈天、行酒令、玩骨牌、打扑克……。新娘子进门拜完祖先、翁姑后,即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服侍和应付这班哥友们。因为他们无所不淡,无所不同。新娘子则有问必答,答必中肯,令人满意,始可认为不失礼仪。否则,被人家嘲笑失礼。还有俗例:同年哥友们可以在新房内随意翻箱倒柜,攫取内藏物件以作纪念,可拿钱币去买酒。但上了锁的柜不可拧开。因此,女家白天送来的入房妆奁,零散的均锁置柜内,以免招惹麻烦。在乡外看来,此俗有点过分疯狂。但其俗以人多热闹,兆于子孙兴旺。
六是宴请新女婿。俗例:女儿出阁不摆宴,待女儿嫁过男家第二天,由新女婿陪同回门拜谢父母时,女方父母才摆出阁酒,同时宴请新女婿。是日新女婿也要携带礼物,如全只金猪等送给岳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