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十五、种族歧视迫使叶容熙延迟参军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15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叶容熙(ALWYN QUOY)是叶同贵(YIP TUNG QUOY)之子,上代华侨多误以名为姓,故叶氏子孙,循用贵(QUOY)为姓。   叶同贵来自广东省,和英国女子珍爱妮(EDITH GINN)结婚,生有子女10。容熙出生于1916年,排行最幼,被受家庭宠爱。   于1933年至1936年,他回到上海读书,了解祖国风土人情,并学习国语及方言。当时日本已发动侵华战争,野心勃勃,有鲸鱼吞东南亚之志。但叶老先生,却认为大英帝国的优势,可以镇压一切,有恃无恐。但他仍召叶容熙返回雪梨,襄助业务,以策安全。   1939年,欧战爆发,澳洲人民纷纷投军响应,叶容熙是其中之一。以下是访问实录:   我(叶容熙自称,以下沿用)在1939年10月和友人前往报名参军。那知满腔热情,受到无情的冷落。据征兵处的办事人称:“你并非英国纯种,不能参加澳洲空军。”这歧视的话使我愤怒莫名,遂毫不迟疑地加以反驳说:“将来有一天,日本侵略到澳洲,你自会需要我们”。想不到后来战事恶化,果然若此,我似乎有先知之明。 [center]参军失败 内心不平[/center]   参军失败后,内心虽感到不平,但亦无可奈何,仍操故业,悉心帮助父亲,发展运输生意。直至珍珠港战事爆发,白种人的傲气,荡然无存。澳洲兵役的狭义偏见,也随着时势而改观,我遂顺利地投入澳洲皇家空军(RAAF)服役。   军队的纪律训练,显然和我平日的不羁生活,大相迳庭。三操三讲,绝对服从。我初时,感到难以接受,总是多方取巧,企图避免。结果,还是就范,令我领悟到集体行动和团结一致的重要。这是我后来效力于退伍军人会的主因。   当我在墨尔本和雪梨两地,完成了军事的基本训练之后,被派到华加(WAGGA)第31空军大队服务。   1943年,转道达尔文(DARWIN)的第77大队。随后有调到高顿乐岛(GOODENOUGH ISLAND)的米尼海湾(MILNE BAY)驻守,我的职责是修理飞机和保养,基本是很轻松的工作,但做起来却极为艰苦,这是由于岛上环境使然。   高顿乐岛,地处热带,满植椰树,遮天蔽日,一望无际。加以霪雨连绵,气候潮湿,对于健康有严重影响,同僚们都染瘾疾,我亦无幸免,荒蛮生活不易接受。 [center]战争结束 安返雪梨[/center]   战事结束,我安返雪梨,专心经营运输业务。直至1953年,我才与昔日空军同胞,再取得联络,组织了第77空军大队的联谊会。当时,选出老伍长威廉烈(BILL READ)为会长,我任秘书。参加人树只得40人。   我们每年都参加ANZAC DAY游行。人树渐渐地增加到80多名。澳洲空军协会向我们提议,成为他们支队之一,以壮大声势,希望我尽力召集其他队友参加。经过一番奔走和联络,竟有10队结盟。于是,杰德霍联队协会(KITTYHAWK SQUADRONS’ASSOCLATION)遂告成立,并推举我为会长。当时,我声明完全是临时代理性质,以1年为期。岂知蝉联了11年之久,实出乎意料之外。   ANZAC,系代表澳洲和纽西兰联军(AUSTRALIA,NEW ZEALAND ARMY CORP)。   着杰德霍联队协会的进展,与日俱增,许多曾在澳洲皇家空军服役过的战友亦欣然参加。由于范围扩大,他们要求将会名改为空中战士协会(FIGHTER SQUADRONS)汇集新旧同袍与一堂,人才鼎盛,成为澳洲空军最有力量团体。   每年集会,都有许多活动,例如:颁送助学金,资助同僚的子女进修学业,提倡航空机械研究,改良飞行技术等等。我们的唯一用心,就是:“受了空军的培养训练,应该有反哺的回报。”(OURMAIN AIMIS TO PUT BACK INTO THE AIR FORCE WHAT WE OWETO IT) [center]一班战友 交情不渝[/center]   以我个人感受,在这一班战友中,有不少至死不渝的交情,如:杨来(ROY YOUNG)是其中之一。多接触沟通。是可以消除种族的歧见的。如果,“认为澳洲是值得居留之所,那么,我们应该尽力争取。”   综合叶先生的叙述,给我辈留澳华裔宝贵的启示,这不独是参军故事,而是在澳洲立足的金玉良言。团结的精神,互助的精神,正是现在华裔社会所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