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六 废弃白澳政策 采多元文化主义

(1949——1988)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15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工党政府一面执行“驱逐战时留澳难民法例”,排斥有色人种,另一面开放入境,大量吸收欧洲白种移民,甚至以前曾为敌国者,亦在所不计。如此偏激措施,排他心态,完全由于以优秀民族自居的影响,引起国内有远见的政治家反对。   例如,当时反对党(即自由党)领袖孟齐士(R。G。MENZIES)批评“白澳政策”:如果过于坚持,例行逆施,将会影响澳洲之生存。因为民主洪流,奔腾澎湃;民族自立,遍及各地莫之能御。澳洲地近南海,应与友邦保存良好关系。   同时,居留澳洲的华人对于“驱逐战时留澳难民法例”,提出抗议,联合起来,向澳洲最高法院上诉,请求修正或废止。   正在酝酿发动攻势之际,澳洲举行大选,当权派工党下一。由党以多数获胜,于是内阁改制,气象一新。当选之移民部长由夏劳。何德(HAROLD HOLT)出任。对于难民问题,即予放宽。难民本人可以获准居留,虽然海外家属,不准申请来澳,而华人却舒一口气。   从1949年起,自由党在澳洲执政,由孟齐士任总理,一切政网渐趋开明。对于亚洲有色人种歧视与压制,逐步纠正。欧洲白种人王国之优势,荡然无存。以前之殖民地,纷纷独立,趋想民族自立。而世界盟主地位,已非英国,由民主自由美国,取而代之。日本复兴在望,中国共产政权当家,令亚洲政治比重,顿然改观。   当时,澳洲认为有威胁性之对象不再是有色人种,而是国际共产主义势力之扩张。此不独威胁翱洲一隅,确实威胁整个西方社会。在彼此认为利害一致,目标共同下,澳洲逐与英美结盟——联合防共。   1950年,韩战突起,澳洲亦出兵参加联合国际队伍,支持英没行动。   1955年,派出军队、兵舰及空军,协助马来西亚政府,扑灭叛乱狂潮。   为促进亚洲友邦联系,澳洲政府对于移民方案,已不再墨守传统——“白澳政策”。而国内顽固份子,亦渐放弃“坐井观天“之狭见。前在移民方面及兵役方面,筑起种族界线,不容侵犯,皆改辕易撤,采取宽容措施。   “1951年兵役法”(NATIONAL SERVICE ACT 1951)和“国防法”(DEFENCE ACT),对于种族歧视条例,和非纯白种人不得参军限制,全部废除。蓋根据两次战争纪录,华裔参军虽人数不多,但皆忠心报国,严守纪律,更有超卓表现,乁之英没战士,毫不逊色,树立良好印象。   澳洲自由党政府,第二步重大革新,是移民法例改进,符合时代自由民主潮流,并显示人类平等博爱之真义。此对于现代华人发展前途,有莫大影响。兹概括要点如下:   1956年,澳洲政府宣布,凡中国人在澳洲居留满15年,可以申请归化,成为澳洲公民。   1957年,“语文测验”制度,加以废除。并欢迎有出众才华之有色人种,来澳发展,。   1966年,凡非欧洲人种(NNEUROPEANS)在澳洲居留满5年者,即可申请归化,成为澳洲公民。此项新例使许多成绩卓著之亚洲社会作出贡献,且令双方民族友谊,加深了解。在1965年,以坚持种族信条之澳洲工党(LABOURPARTY),亦宣称放弃“白澳政策”。在党网上,加以删除,表示开明及友好,从此“白澳政策”成为历史陈迹。   1969年,日本复兴,工业繁盛,成为澳洲最大主题。其出口品目,以羊毛、煤炭、肉类为大宗。贸易数额,是以对亚洲国家之友好争取,不遗余力。   澳洲政府,在1962年参加越南战争,积极支持美国作战,表现防共决心。但另一方面,开展政治活动,对亚洲之泰国、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马来洗亚和越南,均有物资援助,俨然以太平洋强人自居,一改以往“闭关自守”作风。   1972年,工党领袖得伦(WHITLAN)当选为总理,更有进一步重要改革: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撤回越南作战军队,并废除征兵服役制度。   采用无人种歧视的移民政策。   放弃以英国为主之至尊,采用“多元文化主义”(MUTICULTURALISM),令澳洲各民族保持多彩多姿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