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2、手术过程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26日下午五时孙中山被施以手术治疗,确诊为肝癌。据1925年2月5日《申报》载《孙中山入医院割治后之病状》记:“下午五时施其手术。施术者为协和医大外科主任邵乐尔氏、院长刘瑞恒氏。中山先生好友亦在场照料。此外有德医克利及俄医某氏在焉。除四医外,则为助手看护妇等若干人。中山先生左右,公汪精卫、陈友仁及其连襟孔某(指孔祥熙)等三人,进室探视,孙夫人亦未得与,只在邻室静候而已。其他专门医士等,则皆在手术室外。割治之处,在体之左侧,切开约五英寸许。因局部曾用麻醉药,并以析法禁住血管流血,故施术时本人不觉痛楚,出血亦甚少。切开后,当用如笛之具,将肝部之脓吸出,盛以盘。盘中置脱脂棉,每吸取脓一部分,即置于棉中,命人送出室外,交专门家化验。及脓吸尽,乃施洗涤之术,并见肝部果生有恶瘤,即癌是也。割治毕,立即缝密如故。计自施术起至缝密至,仅经二十五六分钟之久,实割治术之最适当者也。其后即移入三百零一号病室。七时许即已醒觉,并不觉痛。据主治医云,割治后,如经四十八小时不发热,病状亦无变化,当无危险,惟当时实为最危险之时期,故绝对禁止先生左右入室控视。其吸出之脓,经分析化验之结果,断其病已起在十年以前。忆民国五年间,中山先生即患胃病,盖即此肝部之癌作崇也。施治后,二十六日之夜,经过殊未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