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外国传教士对孙中山来津后的表现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由于孙中山北上的政治主张之一是废除不平等条约,因而引起在津之外国教士的反对,外国传教士并于12月15日在津如集会议,竟谓“治外法权与租界有利于中国”之侵略论调。据1924年12月17日天津《大公报》载《大可注意之天津外国教士会议》云:
自中山先生倡议收回租界、取消治外法权,改订不平等条约以来,外国帝国主义者大多起无意识之恐慌,而造作种种谣言,以谋中伤中山先生。谣言政策之无效,彼辈并非不自知之。故间有主为实力之压迫者。又以时机未至,乃复制造各种空气,以为示威之行声。以北京东交民巷为其中心点,而帝国主义者之先锋队传教师,居然作其喉舌,天津外国教会联合会特为此于昨日(十五)晚间在河北李特威廉牧师家召集会议一次,竟谓治外法权与租界有利于中国者。其矫词夺理,足见一斑。兹据华北明星报所载详情,译之于下,以告我国人。
天津教会联合会昨晚在河北李特威廉牧师家召集会议一次,非正式的讨论中国收回租界与取消台外法权问题。由郎曼氏主席。首由章德尔氏声称:治外法权、租界与外交防卫,完全为三种不同之事。治外法权就法理上言之,殊无所谓。不过为一种将在华外人之讼事置诸外人所组织之法庭裁判而已。租界者,观其名即可知其义,所认为复杂而有所争执者,在乎居住租界以内之华人之权利问题耳。至苦外交防卫之意义,可大可小、可伸可缩。凡关于在华外人生命财产之安全及保护,尽可包括在内。旋即开始讨论。在座者除二三人,佥以租界为有益于中国人者。外交保护防卫乃属必要之举,对于中国人外国人均为有利。但群信此种制度在中国并非可以长久存在着。关于治外法权之有利于中国人民与否之问题,各人意见颇不一致,过半数居于否认地位,即承认治外法权不利于中国人也。据各人所发表之意见观之,似租界与治外法权之存在,于中国和平及内政之发展上,并无阻碍。而外国军队与舰之在中国,不何无碍于传教者之一切活动,且中国教学莫不因与军国主义者之教会相联络而日形发达也。会中之贡春皆主张一切应服从英政府之政策与训令。在危险时期,施以相当防卫。惧以美人则颇不以此说为然。对于中国何时方可预备收回租界并取消治外法权,则全体认为一俟中国有巩固政府成立后,即可完全取消也。会中有少数英人认租界为有利于中国人民之事,在增高生活状况上尤为甚。最后鲁浣孙氏报告会众,中国知识阶级均赞或收回租界云云。
从上述内容,可略知外国在津之传教士对孙中山所主张的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一些反映。虽然,这些外国传教士对废除不平等条约一事有所区别,如“英人皆主张一切应服从英政府之政策与训令”,“美人则以对于中国何以方可预备收回租界并取治外法权,则认为一俟中国有巩固政府成立后,即可完全取消也”。但其实质上,并无什么区别。因为中国有了巩固政府成立后,取消不平等条约是必然的,这是任何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所必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