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欢迎孙中山先生第一次筹备大会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17日 来源:
中山政协
11月24日晚七时于十时,天津市民迎孙中山先生筹备处与国民党天津市党部合作,在天津县教育会召开了欢迎孙中山先生第一次筹备大会。
参加会议的各界代表有:省教育会代表张景韩、良牖民,天津教育会代表李少轩、张际和、李继乾,开津学生联合会代表张宝光、团体代表刘铁庵、中华自治协会代表王幼贤、京汉铁路总式会驻津粉事处代表袁正道、韩德铭,湖南劳工会津支部代表熊觉否、国民外交会代表虑濂、公民救国会代表郭绪荣、天津学生同志会代表宋迁玉。钱仲玖、市民救会代表郭绪荣、国会反帝国主义运动大同盟代表安幸生、赵奈因、学术研究会代表邓颖超、马季康,青年救国团代表宋树藩、学术研究会代表杨鸿涛、青年同志会代表冯绍异、社会科学研究会代表刘景修、中国国民党直隶省党部代表于方舟、江著元,天津国民党市党部代表史汉清、薛楣,津保青年社代表张昌旭、青年文艺社代表陈声元、天津印刷工界联合会代表陶卓然、天津良心救国团代表张文治、天津同志新剧社代表刘嘉俊、国货售品所代表宋则久、五铭孙,表年社代表江韵清、乙种工业学校王南复、省议会议员张寺晨、新民意报馆辑马千里、妇女日报社代表李峙山、建国日报筹备处代表胡逸民、余寄文,新中国通信社胡倾白、捷闻通信社王仲英、明星通信社谌小岑等四十一个团体代表。
会议公推江著元为筹备会临时主席,于方舟为书记。首先由于方舟报告筹备会之经过:“国民党方面所以开始较迟者,因孙先生行期不定,及得到孙先生已由上海起程之报告,遂如集党部开会。对于细节,已略有讨论。继又见报上有市民欢迎筹备处之组织,发起人中有马千里先生,故派代表与之联络。与马先生约定于今晚开第一次筹备会,故有此次会议之产生。”随后马千里、李峙山分别报告筹备会与各方联络之经过,以及来函参加各团体之名称,并提议派联络员联系尚未加入之团体。大会一致赞成,并推定马千里、刘铁庵、张际和、李峙山、张景韩、宋廷玉、邓颖超、宁朝义为联络员。
然后,会议讲座了欢迎孙中山的方式。议决由各团体派代表二人赴码头或车站欢迎。国民党直隶省党部定备旗帜若干面,分给欢迎代表。再期一适当地点,请孙中山先生演说。市民筹备处委托国民党直隶省党部预备入场券四千张,编定号数,归庶务员分配。请孙中山学说日期,推定江著元、马千里与孙中山的代表接洽。地点暂定南开学校大礼堂、广东会馆、大舞台三处。会声布置归庶务员负责,推定张寺晨、刘铁庵、王铭孙、谢宝光、李峙山、史汉清、薛楣、阎克明为庶务员。公推于方舟起草传单。会场秩序由刘嘉俊负责,童子军联合派人维持。公推赵奈因、刘嘉俊负责记事。欢迎孙中山先生筹备处的通信地点,定在新民意报馆及国民党直隶省党部。筹备处的费用,由各团体自由捐助,不够各团体再分摊。
这次大会为迎接孙中山来津,做了妥善的准备工作。同时表现了各界人士拥护孙中山北上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主张。
注释:据理力争1924年月日11月26日天津《大公报》载《天津市民欢迎中山筹备会开会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