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11、发表抵津后之宣言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孙中山来津后,亲眼看到天津各界人士对他的热烈欢迎及北上政治主张的真诚拥护,从而给他以极大鼓舞。然而,病痛又使他卧榻张园,未能实现预定在大舞台、南开大学等处之讲演,故于1924年12月8日和9日的天津《益世报》连续发表了《孙中山到津后之宣言》。全文如下:   孙文来津,津人士莫不亟欲瞻其丰姿,聆其伟论。乃骤撄小疾,不克周旋。日昨发出对于时局之宣言云:   在九月十八日,所发表解释北伐之目的与用意之宣言书中,当谓国民革命运动之志望,乃在为人民之利益,而谋中国之自由与独立。吾人起而反抗之,则抱负此种志望,实属必要也。一九一一年之革命,将满洲专制政治推翻,其志望殆完全实现。然至今日,已为列强帝国主义立于背后之中国军阀所破坏,而使革命之志望,归于无效。十三年共和政体,军阀派,自袁世凯以致曹锟,从未变更其物质及行动。彼等之继续存在,实为反革命运动之器械。是故倘使革命事业为中国国民发展之原动力而告完成,则毒恶相等之军阀与帝国主义,必被毁灭而无疑。吾党之主义,在北伐中,为军事之表示,实欲以之创造一种局面,而使被辈毒恶悉遭灭绝也。   三民主义乃吾党主义之唯一基础。在此种基础之上,吾国各项问题,可期恒久解决。三民主义乃作成于最大纲领之中者,业经国民党第一次会议,加以采纳矣。然吾人现已预备拟成一最小纲领,以适应目前时局之需要。在此项最小纲领中,当提出对外政治之主要条件,即帝国主义列强加诸中国之不平等条约与协定,以及陷中国于经济奴仆地位之各种契约,应即废除。至对内政治,则应分清中央政府与省政府之权限,并建设地方自治政府之基础。吾等实行上记之对外对内政策,必可产出下列之结果:   中国与其他各国间之国际时局,必可变为平等,而使我国财政与生产量得以发展。   实业与财政得以发展,则农业经济亦必获得一新的动力,而吾之农民与工人之经济状况,当亦有所进展。   劳动的实业团体之进展,可使劳动之质量扩大增强,而劳工界之生活状况,亦必大有进步。   实业农业与劳动阶级之经济状况,既有进展,则商业必能兴盛。   国家财政既发展,教育与文化等问题,必能为实际的解决,而需用知识阶级,亦必见诸事实。   在华领事裁判权废除,我国法律行使于全国,则复古运动与反革命运动,必不久转为民国谋取幸福谋利益。   十三年来军阀与帝国主义者之联结,实为实现上述目的与志望之主要障碍。此项障碍,现当打破之。军阀派之得勉于帝国主义者,仅能携得一时的权力,袁世凯即如是。袁之颠覆,非帝国主义的扶助者所得使之避免也。共和成立之第二年,袁氏得为相当的胜利,然至人民洞悉彼军阀之罪恶时,袁之颠覆,已无法防免。七年后,吴佩孚似亦胜利,吴氏以实力压迫全国,使归于统一,置人民利益于不顾,且欺骗人民,谓由于爱护之诚,甚至以武力惨杀工人学生,以压抑国民革命运动。但吾党曩曾一再指示人民,军阀以帝国主义者之援助,而实行武力统一政策,其结果必归于失败。吴佩孚之颠覆,已足证明吾党之言为不谬矣。吴佩孚失败后,已起生一新的时局。吾人为应付此项新的时局,仅欲谋吾人最小纲领之实现。此最小纲领,乃以人民之需要为其根基,拒斥特别权利与特别势力之可能。盖特别权利与特别势力,俱足为颠覆国家之致命伤也。故为防阻帝国主义者与反国民势力之活动,应准许人民就自身之所需,而公决一切。国民党提议召集一国民公议。国民会议之主要任务,惟在谋国家之统一与重新建设。但在此国民会议可以召集之前,必需召集一预备会议,以决定各种主义与方法。而此项主义与方法乃用以约束国民会议之选举及其行动者也。我等提议之预备会议,应由下列团体之代表组织之:各省实业、商业、教育机关、大学校及学生联合会。预备会议之代表,必需由各该团体,一一选派,人数无须过多,以利会议之进行。   关于国民会议之自身,会员应由上列各团体之代表组织之。惟各代表必须由各团体人员,直接选出,军队亦得同样选出其代表,列席国民会议。如果仅拘于国民革命运动之新形势,则军阀派必联结人民,而为扰乱国家之真实工具。故为保障国民会议之成功起见,应宣布大赦政治罪犯,并须宣布全国人民与各团体,应有宣传与选举之完全自由,俾各得应其所需,任意向国民会议建议一切。十三年来,吾党继续为国民革命运动,乃以国民党之三民主义,为其基础。最小纲领,乃使三民主义合而为一。而实行者,自党提出于国民会议,以期国家采纳,承认并实施焉。   为准备提出最大纲领于国民会议,而使之实现,特略述最小纲于此宣言书中。   此文,《孙中山全集》第十一卷和《孙中山集外集》均缺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