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23、孙中山此行留给日本人的印象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孙中山此次北上途经日本,给日本各界人士留下极深之印象,新闻界给予高度评价。据1924年12月12日上海《申报》第六版载之圭所撰的《孙中山此次来日之印象》记:   东京通信:此次孙中山来日,颇与日人以深刻之印象。各报对于孙中山之议论,均极注意,故对于孙中山之评论甚多,而佛教徒对于孙中山所发之愿望书,略述如下,籍以窥见日人对中山此次来日所留印象之一斑。每日新闻云:观孙氏前在上海所发之声明书,可知录氏之理想,甚为远大,即孙氏之志愿,对内则打倒军阀,图国家之统一,确立民权之基础,保障人民之自由;对外则建设独立自由之国家,以对抗列强之不法的压迫。此等志愿,不但凡爱国者,人人均有此怀抱,即救中国之道,舍以此一理想为标的而奋进外,别无良法。因之吾人对于孙氏之主张,不禁表满腔之敬意,而由衷心与之共鸣者也。   朝日新闻云:最近日本人民之中国观,较之数年前已大有变化。此种变化,为国达相互之了解,已渐趋于良好之方向,苟吾人所见无误,则中日两国亲善之本义,在中日两国国民知中日两国关系之重要。在中日两国国民了解中日两国合则共立、分则俱倒之原理。倘此见解果能彻底,则一时之利害冲突,谈笑之间可以解决。至于日本人对于中国之第一感想,即为中国何以际此重大时期,继续内乱,何以不速舍小异而就大同,向东亚大局之支持而前进。此种观念,或由于日本人性急所致,亦未可知。然中国之纷乱,十三年尚不能收拾,实日本人所难以理解者也。此次反直战争终结,孙氏之所称为军阀者,于是告终。孙氏取道日本,北上收拾时局,其出处进退之光明正大,毫不图谋私利,实堪钦佩。此为孙氏最伟大而不容他人追随之特征。在为中国国民之指导者,吾人接孙氏之高风,益觉感慕不置也。   佛教徒之愿望书云:中日提携中日亲善之声喧腾于吾人之耳鼓者,已阅十数年矣。然迄今中日亲善之所以未举其实者,乃因在中日两国国民间,胸中在有何相互异之目的存在。中国欲利用日本,日本对于中国,怀抱一片不明不纯之心所致。可以想见,在中国第一次革命成就之先,日本朝野人士,曾为中国南方志士洒去若干心血,然中国革命成功之后,排日风潮,时有所闻。日本当局,固不能谓之无过,然中国以夷制夷远久近攻之根性,实为其主因。而因政治上或军事上之一时方便,提倡中日亲善,欲求其实现。我等追想二千年前大唐之当时,中国国民对于日本,不挟何等私心,或传孔孟圣贤之道,或传佛法深远之教,使日本国民上下,对于大唐怀抱无至上之敬意。其在今日思之,实觉感慨无量也。故在今日,欲求中日两国真正提携之实现,必在精神是心灵上两国民间怀抱共通之观念,始克有成。故甚望孙先生虚心坦怀,发扬东洋文化,为世界之和平人类之幸福,中日两国国民间,互相开诚布公。然万事始匪成就,水臭之条约,毕兑何为哉。最终吾人欲敬告孙先生者,先生满身浴旭日之光,立于岩头,凝视天地之精,由丹川之奥底,发灵魂之高声,即在十方世界之外,久远未来之后,惟有轰轰而已。望三唱南无录法莲华经,夫然后精神统一,六根清净,佛性开发,而先生之大使命,将于是乎得以完成矣。   以上所述,日人对于孙中山此次来日所起之印象,虽不足以观其全豹,然其一斑,已可概见矣。(十二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