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7、中国国民党东京等支部开会欢迎孙中山

孙中山发表演说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11月25日晚九时,驻日中国民党东京、神户、大阪等支部联合,在神户海岸东方旅馆举行欢迎孙中山大会。孙中山在会上发表了演说。据1924年12月4日上海《民国日报》载哲民撰写的《孙先生抵日时之群众大欢迎·国民党之欢迎大会》中记:   二十五日下午九时,驻日中国国民党东京及神户、大阪等处之分部联合,假神户海岸东方旅馆开党员大会,欢迎孙总理。是日各处党员出席者六十余人。开会秩序:(一)主席宣布开会;(二)行礼(向总理、党旗行三鞠躬礼);(三)致欢迎词;(四)总理训词;(五)党务报告;(六)茶点;(七)摄影;(八)散会。欢呼孙总理万岁、国民党万岁、国民革命万岁。   是日随同孙总理出席者有戴季陶、黄昌谷、俞应麓等三同人。总理致训词约一小时,其大意为:   国民党乃中国之革命党。民国成立虽已十三年,其实革命尚未成功。究其原因,乃由反革命派的反抗所致。列强帝国主义包庇军阀作恶,视革命如仇敌,破坏革命团体,杀害革命党人。因此反革命派攫取政权,革命党势力渐渐消沉。此次国内政变,在六个月前,北京同志曾邀我进京,主持中央革命之议,但我以为时机未到。此次北京又告急激政变,这的确给我们大好机会,于是决定北上。我北上后当本我素来主张,努力作彻底的革命。惟欲求革命成功,首先须谋和平统一。要谋和平统一,我已一再宣言推翻军阀打倒帝国主义二条大路。更明言之,即说我此次北上,只标明二个目的,即:第一解决国内民生问题;第二废除国际间一切不平等条约是也。   演说至此,听众大为鼓掌。次复言及广州商团之叛变行为。此乃述及国民会议曰:   我此次北上之最大目的,乃先召集国民大会。国民大会如能开成,则前述之二件任务都可提出于国民大会,以求解决。但国民大会能否开成亦唯视全国国民之要求耳。我如能接到国内外一万通要求开国民大会之电报,则不但增加国民大会之力量,而国民大会亦可开成。因一万通电报足胜列强十万雄兵也。求幸福、救国家,惟有出诸国民自求自救。愿诸君努力奋斗云云。   上述演讲内容,另据1924年12月4日上海《申报》载之圭撰写的《孙中山对中国国民党员演说》中记:   孙中山于本(十一)月二十四日午后二时抵神户。其对日本新闻记者团之演说与各界欢迎之盛况,已述前通信。二十五日午后九时,留日本东京、大阪、神户中国国民党三支部,联合在东亚旅馆开欢迎会。由杨寿彭君主席、郑祝三君致欢迎词。继由孙中山演说,略谓:   中国国民党即革命党。民国乃由革命党推倒满清而成立。但民国虽成立十三年,革命仍未成功。其原因乃由于反革命派之阻碍,然革命乃应世界潮流而发生,终能成功。如法国革命,经八十年,始告成功。即其一例。吾国共和成立虽已十三年,因军阀、帝国主义等相互从中全梗,迄未成功。此次北京政变,在六月前,北京同志,曾邀余赴京,作中央革命。其时余以时机未至不允。江浙战事发生,其时余适在韶关,主持北伐事宜,而不久江浙又生变化,一切计画。惟北京各同志,迭次催促,段系诸人,亦推诚相邀,故只得北上。因为津浦路交通阻断,故绕道日本,藉此与日本旧友一叙,并察其朝野之态度如何。此次政变,余终以为非彻底的成功。然余终不能以此中止北上。良以在此机会,藉此可作宣传工夫。余素主张和平统一,但非推翻军阀、打破帝国主义,和平统一,终不可望。余此次北上最大之使命,即为主张和平统一及废止国际间不平等之条约。中国十三年来,反革命派之势力甚为薄弱,中国势力最大者,莫若革命党。然革命终不能成功者,皆因军阀利用帝国主义,从中全梗。即就吴佩孚而论,亦由抱帝国主义者所养成。盖吴氏自直皖战争后,有人以为奇货可居,百方怂恿,使与革命党为敌,然吴氏终归于失败。原彼辈之所以勾结军阀莫非欲保持其一切不平等条约。此次广州商团之变,亦有人从中煽动。在今日中国而言和平,非先求统一不可;欲求统一,非铲除军阀不为功;欲铲除军阀,须先废除一切国际间不平等条约。就中国今日之现势观之名虽独立国,实则为列强之半殖民地,而为十余国之奴隶也。余抵北京后,主张开全国国民会议,在该会议中,余主张有二重要事项:(一)为谋国民生计之发展。(二)为废止国际间一切不平等之条约。但国民会议果能开成与否,须视国民之力量如何。苟国民会议能开,则废止不平等条约,或可达到目的。盖国民会议,世界观瞻所属。国民会议开会之日,即余废止不平等条约宣言提出议案之时。彼时此项消息,传达至各国后,外人为吾民气所感,必有表同情,促其政府自行取消者。要之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将来吾国之前途,为祸为福,惟在国民自求之耳。深望诸君,其各努力奋斗,为国效力云云。   上述两文,与《孙中山全集》第十一卷所收的《在神户欢迎会的演说》(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是同题异文,此二文,《孙中山全集》第十一卷和《孙中山集外集》均缺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