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32、孙中山对于时局之宣言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0日   来源: 中山政协   
  11月10日,孙中山发表了对于时局之宣言,阐明北上的目的是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其全文,据1924年11月18日上海《申报》第九版“本埠新闻”载《孙中山对于时局之宣言》云:   本年九月十八日,本党对于出师北伐之目的,曾有宣言。其主要之意义,以为国家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此种目的,与帝国主义欲使中国永为其殖民地者绝对不能相容。故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务有以阻止国民革命目的之进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至于曹锟、吴佩孚,不仅在覆灭曹、吴,如出一辙。故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换言之,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盖必如是,然后国民革命之目的,乃得以扫除障碍之故而活泼进行也。   国民革命之目的,在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其内容为何,本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已说述之。盖以民族、民权、民生三主义为基本,而因应时势,列举救济方法,以为最少限度之政纲。语其大要,对外政策:一方在取消一切不平等之条约及特权;一方在变更外债之性质,使列强不能利用此种外债,以致中国坐困于次殖民地之地位。对内政策:在划定中央与省之权限,使国家统一与省自治,各遂其发达而不相妨碍;同时确定县为自治单位,以深植民权之基础;且当以全力保障人民之自由,辅助农工实业团体之发达,谋经济、教育状况之改善。盖对外之政策果得实现,则帝国主义在中国之势力归于消灭,国家之独立自由可保;对内政策果得实现,则军阀不致死灰复燃,民治之基础莫能动摇。此敢信于中国之现状实为对症之良药也。北伐目的宣言,根据此旨,且为之说明其顺序:(一)中国跻于国际平等地位以后,国民经济及一切生产力方得充分发展。(二)实业之发展,使农村经济得以改良,而劳动农民之生计有改善之可能。(三)生产力之充分发展,使工人阶级之生活状况,得因其团结力之增长,而有改善之机会。(四)农工业之发达,使人民之购买力增加,商业始有繁盛之动机。(五)文化及教育等问题,至此方不落于空谈。以经济之发展,使智识能力之需要日增,而国家富力之增殖,可使文化事业及教育之经费于筹措,一切智识阶级之失业问题、失学问题方有解决之端绪。(六)中国之法律,更因不平等条约之废除,而能普及于全国领土。一切租界皆已废除,然后阴谋破坏之反革命势力无所凭藉。以上诸端,凡属国民,不别其为实业家、为农民、为工人、为学界,皆无不感其切要,而共同奋斗以蕲其实现者也。   国民革命之目的,其内容具如此。十三年来,帝国主义与军阀互相勾结,以为其进行之障碍。遂使此等关系民国存亡、国民生死之荦荦诸端,无由实现。为谋目的之到达,不得不从事障碍之扫除。此北伐之举所以不容已也。   自北伐目的宣布以后,本党旗帜下之军队在广东者,次第集中北江以入江西,而本党复从种种方面,指示国民以帝国主义所援助之军阀,虽怀挟其武力统一之梦想,而其失败终为不能免之事实。今者吴佩孚之失败,足以证明本党判断之不谬矣。   军阀所挟持之武力,得帝国主义之援助而增其数量。此自袁世凯以来已然。然当其盛时虽有帝国主义为之羽翼,及其败也,帝国主义亦无以救之。此其故安在?二年东南之役,袁世凯用兵,无往不利,三四年间,判迹渐著,人心渐去,及反对帝制之兵起,终至于众叛亲离,一蹶不振。七年以来,吴佩孚用兵亦无往不利,骄气所中,以为可以力征经营天下,至不恤与民众为敌,屠杀工人学生,以摧残革命之进行,及人心已去,终至于一败涂地而后已。犹于败亡之余,致电北京公使团请求加以援助,其始终甘为帝国主义之傀儡,而不能了解历史的教训如此。由斯以言,帝国主义之援助,终不敌国民之觉悟。帝国主义惟能乘吾国民之未觉悟以求逞,军阀亦惟能乘吾国民之未觉悟以得志于一时,卒之未有不为国民觉悟所屈服者。愿我友军将士暨吾同志,于劳苦功高之余,一念及之也。   吾人于此,更可以得一证明:凡武力与帝国主义结合者无不败。反之,与国民结合以促国民革命之进行者无不胜。今日以后,当划一国民革命之新时代,使武力与帝国主义结合之现象永绝迹于国内。其代之而兴之现象,第一步使武力与国民相结合,第二步使武力为国民之武力。国民革命,必于此时乃能告劂成功。今日者国民之武力固尚无可言,而武力与国民结合,则端倪已见。吾人于此,不得不努力以期此结合之确实而有进步。   欲使武力与国民深相结合,其所由之途径有二:其一,使时局之发展,能适应于国民之需要。盖必如是,然后时局发展之利益归于国民,一扫从前各派势力瓜分利益及垄断权利之罪恶。其二,使国民能自选择其需要。盖必如是,然后国民之需要乃得充分表现,一扫从前各派包揽把持隔绝群众之罪恶。以上二者,为国民革命之新时代与旧时代之鸿沟划然。盖旧时代之武力,为帝国主义所利用;新时代之武力,则用以拥护国民利益而扫除其障碍者也。   本党根据以上理论,对于时局,主张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而在国民会议召集以前,主张先召集一预备会议,决定国民会议之基础条件及召集日期、选举方法等事。预备会议,以左列团体之代表组织之:(一)现代实业团体;(二)商会;(三)教育会;(四)大学;(五)各省学生联合会;(六)工会;(七)农会;(八)共同反对更曹、吴各军;(九)政党。以上各团体之代表,由各团体之机关派出之,人数宜少,以期得迅速召集。   国民会议之组织,其团体代表,与预备会议同,惟其代表须由各团体之团员直接选取举,人数当较预备会议为多。全国各军,皆得以同一方法选举代表,以列席于国民会议。于会议前,所有各省的政治犯完全赦免,并保障各地方之团体及人民有选举之自由,有提出议案及宣传讨论之自由。   本党致力国民革命,于今三十余年。以今日国内之环境而论,本党之主张,虽自信为救济中国之良药,然欲得国民之了解,亦大非易事。惟本党深信国民自决为国民革命之要道。本党所主张之国民会议实现之后,本党将以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所列举之政纲,提出于国民会议,期得国民彻底的明了与赞助。本党于此,敢以热诚告于国民曰:国民之命运,在于国民之自决。本党若能得国民之援助,则中国之独立自由统一诸目的,必能依于奋斗,而完全达到。凡我国民,盍兴乎来。                          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十日                             中国国民党总理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