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蒋斗争的“编外游击队”
1949年春,中山县四区中学(校址在茶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山县地下组织的领导下,秘密在学生中发展了一批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们当时的任务一是提高自身的觉悟,二是通过采取秘密散发张巾传单的手段向群众宣传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方针政策,迎接全中国的解放。 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解放大军即将渡江南下。“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声浪越来越高。在中山县的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却执迷不悟,垂死掐扎,负隅顽搞。就拿我们学校隔壁的国民党乡公所来说吧,以往也还平静没见几个人,但在这个非常时期,却在大门品一个”青天白日“的屏风下架起一挺机关枪,虎视眈眈地对着每一个路人,尤其是以此来吓唬我们这班学生。黎明羊的黑暗特别的黑,特别的暗。在农村,农民深受各种苛捐杂税的盘肃,生活无着,民不聊生;在各处重要的桥梁路口和交通要道上,关卡林立,特别是在通往石岐的各个路段,国民党派武装人员严密把守着,对每个路人都要盘问甚至搜身,百姓没有了安全感,失去行动自由,连学校的青年学生也失去了言论自由,伪乡长陈惠芳收买了一些爪牙对我们进行监视、跟踪。 俗语说“初生之犊不畏虎”,我们这些学生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本来就不满,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宣传教育下,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由不满当时的现实发展到自学参加斗争,敌人有明枪明炮,他们可以伤人、抓人,我们就用隐秘的方法唤起民众的政治觉悟和起来参加斗争。我们的“子弹”是印制、散发和张巾传单这些传单的内容有毛泽东的论著《将革命进行到底》、淮海战役的捷报及《约法八章》(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等等。这些传单开始是在我们学生宿舍印的,敌人发现后,要搜查宿舍,准备查出证据抓人。但是“你中有我”,这是秘密工作的奥秘,有一个思想进步的教师通知我们说:“今晚要搜查宿舍。”我们马上就组织转移刻印的地点,将传单从茶东的学生宿舍转到莆山的一个同学家的隔壁空房去印。为了避开耳目,我们都用吃过晚饭去田野散步等方法摔掉“尾巴”后,就悄悄地进入战斗岗位,经常都是冒着被抓的危险,工作至深夜。当时的工作热情是无可比拟的,白天坚持上课应付考试,晚上熬夜工作,但从没有人叫过一个“累”字,一心为了求解放,就是豁出去了。印这些传单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深深被这内容所感动,所鼓舞。我们的精神非常振奋,发自内心地呼喊:我们要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迎接解放军的到来。 当传单印好后即马上分给各个团员。我们学校是一间初级中学,从初一到初三都发展了团员,因为当时是“单线”联系,只有少部分工作有关的同学才有联系,但我们的同学却遍布中山四区,分别来自茶东、茶西、榄边、莆山、大车、南朗、亨尾、左步、张家边、西桠等地。这些同学把传单拿回自己家里后是要迅速散发和张贴出去的,一来是为了使这些“精神武器”及早交给群众,二来了慢为了安全,如果迟迟不脱手就有被抓或招来不测的可能。所以很多同学因为人手不够,还动员自己的母亲和弟妹帮忙,如张家边的林珍同学就请她母亲以下地种菜为掩护反传单送到邻乡的团员手里再散发张巾出去。在圩镇一片的,我们常常是利用晚上店铺将要关门前去光顾,当顾客买东西付款时,我们就以一个人掩护而另一个人将传单压在货架或货摊上,起码在热闹地带的店铺我们都有放上十张八张。而店铺老板员工也从不张扬,我想他们也许是秘密去传播了,因为这是来自正义之声,它给压抑的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人民需要新鲜空气,人民需要了解局势,了解解放军,了解党的政策。在农村,传单则以张贴为主。我回家乡左步和团员孙洁及我弟弟一起去张巾,我先把张贴的技巧教给他们:道德把浆糊(在家用面粉煮的)擦在墙上,然后把传单往上一粘,人马上转过身来用背一靠,眼观四方,平安无事离开,这样我们三人每次都是深夜或凌晨出动,不用半小时就把整个左步村大街小巷、祠堂门口、男女公共厕所都贴满了这些发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呼声的传单天亮了,人们看到便交头接耳地说:“昨夜游击队回来了!‘(欧初的游击队常有回左步)他们互相传送感人的最新消息,说毛泽东、共产党如何如何的“厉害”(威风的意思),国民党的统治日子不长了等等。我们听了真是高兴极了,料不到竟有人这样给我们冠以“游击队”的光荣称号,如果够格的话,我们只要享有“编外游击队员”的称谓就够了。出于对游击队的战斗生活的向往,在散发张巾完最后一批传单《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后,我们这伙同学即如愿以偿地参加真正的游击队——粤中纵队第二支队六团去了。 199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