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东总工会欢送孙中山北上合影于1924年11月10日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附图49,在《纪念孙中山先生》(1981年文物出版社出版)276图中的说明是:“1924年11月12日,孙中山在北上前夕出席广东总工会欢送会并发表演说“,“会后,孙中山与欢送者合影“;在《国父图像墨迹集珍》(1984年台版)336页中的说明是:1924年11月12日接受广州各界欢送会后摄影;而在《孙中山先生画册》(1986年北京版)617图说明是:11月12日,孙中山出席广东总工会欢送会“,”图为孙中山与欢送者合影“。   据考证,以上说明的日期均有误。该照片应为1924年11月10日广东总工会暨96团体代表到大元帅府进呈银鼎,欢送孙中山北上时的合影。   1924年10月25日,冯玉祥在北京政变后举行政治军事会议,决定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27日,孙中山致电冯玉祥等,表示“拟即日北上,与诸君晤商“。30日,孙中山由北伐前线大本营韶关返抵广州。11月7日复电冯玉祥等告以日内北上,11月10日发表《北上宣言》。是日上午,广东总工会暨96团体的代表近百人到大元帅府赠送银鼎一座,欢送孙中山北上,鼎盖正面镌刻“祥“字,中层为”寿“字,寿字右边为”大元帅北上荣行纪念“,左边为”广东总工会暨九十六团体三十余万工人同敬送,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吉日“,鼎的下层铭”定鼎中原“四个大字。欢送会上,广东总工会的何季初代表全体会员向大元帅进呈银鼎,并致祝词:   “嗟我中国,扰乱纠纷。外强压迫,内政泯棼。天儃元首,合众联群。鼎新革故,悉涤尘氛。力求民治,用著洪勋。南平虽瘴,北扫燕云。主义未达,忧心如焚。都门直上,家国维勤。国谋统建设纷纭。大功试睹,工界交欣。广东总工会暨九十六工团全体敬祝。“   孙中山随即致答词,此答词《孙中山全集》及《国父全集》均未收入,特抄录如下:   “余此次北上,仍甚念广东。如广东局面平静,则全体一致从事建设,如此则能造到和平统一,固为国家之福;倘以暴易暴,则我等当贯彻革命,从事奋斗。本党民生主义,非着各工团以罢工为要挟能事,系欲劳资互助,农工合作,从事于谋联络一致。盖环顾吾国,尚无如外国能操纵全国金融、左右政局之答资本家也。至于实业未能发展之际,纷纷求加工(资),实为自杀之道。回忆三十年前,月薪三元者,除供应生活需求外,尚有余存;今则月薪卅元者,亦不能维持生活。可知徒然加工资),亦无实际。毋宁联络工商,一致共谋实业发达,使物价日平之为愈。至外国何以如此发达,系因机器科学昌明。吾国现时尚在手工时代之间,海关又为彼外人掌管,彼之入口货税率甚轻,价格自平;吾国商战失败,良有以也。如欲吾国实业发达,非先收回关税不可。收回关税之程序,当联合全国一致,并废(除)一切不平等之条约,庶可以达安宁,谋国家、人民之幸福。并望诸君向各工人从事于团结,并联络农民一致进行,则革命可以建设。“   孙中山致词毕,在帅府阶前“用环境拍照“纪念,这就是本文所附照片。   这张照片为何被误为摄于11月12日呢?原来,11月12日下午,广州各界二万多人在第一公园集会,欢送孙中山北上,孙中山在大会上发表演说,说明北上原因及其意义。因此有人将此照片误认为时这次会议的合影。其实,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及参加人数均不同。误会还可能来自《孙中山年谱》(1980年7月中华书局版),该书第363页云:“11月12日,广州九十六团体欢送孙中山北上,并赠送刻有‘定鼎中原’四字的银鼎一座“。而这一说可能十据1924年11月14日上海《民国日报》所刊《广州欢送大元帅盛况》一文而来,该文日:“十二日广州电:九十六工团敬赠大元帅银鼎一座,‘定鼎中原’四字。此银鼎至今在上海孙中山故居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