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广州庆祝辛亥革命十周年大会与文武官员合影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1978年底,“四大寇”之一杨鹤龄的养子杨国铿赠给笔者一张照片,照片片额上写着:“广东军政府成立全体军政人员摄影纪念 民国六年九月于广州。”(见附图29)在人物像下方相应位置写有孙中山、伍廷芳、谭延闿、程潜、胡汉民、廖仲恺、杨鹤龄、孙科等人的名字。照片背面盖着“杨四寇堂”朱印。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期间,常与陈少白、尤列、杨鹤龄聚谈反清革命言论,时人称他们为“四大寇”。杨鹤龄后来以“杨四寇堂”榜其庐、自称“四寇堂主人”。这张照片显然是杨鹤龄所珍藏并传给养子杨国铿的复制品。
照片中有杨鹤龄,可从杨与孙中山重逢的时间及其他人物来分析此照的摄影时间、地点、及事件。
杨鹤龄参与孙、陈、尤的“四大寇”时间是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期间,此后杨服务于《中国日报》至光复前,一直在港澳居住。1919年5月16日杨鹤龄致孙中山求职函中称:“自我公乙未举事(按:1895年10月广州首义)以来,此身思为公用,望之数十年矣。……若用作奔走,作为心膂,赵充国所谓无如老臣者,弟亦云然矣。”①5月24日孙中山批复:“此间现尚无事可办,故闭门著书,倘他日时局转机,有用人之地,必不忘故人也。”②1920年1月16日,杨鹤龄再度上书孙中山求职:“近观大局,知已大有转机,,广东三千万同胞,日日望公解决,非复如前岁之情况矣。老夫睹此,大有雄心,极欲服劳民国。若得追随左右,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始谋于我,而收效岂可无我乎?嗟呼,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我想公必不使四皓永匿商山,二老长居东海也。”③从杨鹤龄致孙中山这两函中可知,杨鹤龄未参与孙中山1917年至1918年广州护法军政府的工作,此照不可能是1917年9月“广东军政府成立全体军政人员摄影纪念”。
1921年4月,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同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大总统职。不久,孙中山下令拨款三千元修缮粤秀山(今越秀山)的文澜阁,延请三十年前最早在香港密谋革命的“四大寇”同志陈少白、尤列、杨鹤龄三人到广州居住。把文澜阁改为“三老楼”④同时聘任陈、尤、杨三人为总统府顾问。⑤不久因三人性格不合而分道杨镳,陈少白随孙中山出巡广西,尤列云了香港,杨鹤龄返回澳门。
杨国铿先生还同时赠送笔者一张聘任状照片,内容如下:“聘任状 第壹贰号 敦聘杨鹤龄先生为本府顾问。此状。 孙文。中华民国十年九月十四日。”此聘任状《孙中山全集》未收录。
从以上两则史料可知,杨鹤龄于1921年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才到广州,并与陈少白、尤列一起被聘为总统府顾问。孙中山于1921年10月15日出巡广西,以后孙杨再无聚会机会。1923年4月4日孙中山虽然“派杨鹤龄为港澳特务调查员”,⑥但杨鹤龄仍居澳门,未到广州。至于杨鹤龄任广州光复中光校长时,孙中山已逝世多年了。⑦由此推断,有孙中山和杨鹤龄在场的这幅照片,无疑是摄于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大总统以后至同年10月15日孙中山出巡广西前这段时间。
在此不足半年时间里,广州革命政府举行的隆重的活动莫过于纪念辛亥革命十周年庆典。据报道,1921年10月10日上午九时在总统府举行庆祝典礼。参加十周年庆典的有各部总长,总统秘书长,总统府参军长、大理院长、广东省长、海军总司令、总统顾问等文武官吏六七百人。所属员司均礼服到贺。礼毕,在总统府头门摄影。随后赴北较场阅兵。⑧照片中有外交总长伍廷芳、参议院议长林森、海军总长汤廷光、总参议兼文官长胡汉民、财政次长廖仲恺、顾问杨鹤龄、广州市长孙科等。陆军部长兼内政部长陈炯明当时出师广西未归。
据此分析,此照合影于1921年10月10日在广州纪念辛亥革命十周年庆典大会上,似应无误。照片背景为两面倒八字状大五色旗(第一国旗),五色旗后面为两面小旗,左边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第二国旗)、右边为十八星旗(第三国旗)。⑨这说明此时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政府仍尊五色旗为国旗。
注:
①《台湾日报》1986年11月12日《国父的人格与风范》。
②《孙中山全集》第五卷,第56—57页。
③同①。
④《革命文献》第六十四辑,第68页谓“文澜阁”改为“四寇楼”。
⑤陆丹林《革命史谭》第279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七卷,第293页。
⑦《林一厂日记》(手抄本)1944年2月9日项下。
⑧《民国日报》1921年10月15日《新政府庆祝国庆纪念》。
⑨《党旗和国旗》(1929年5月国民党中执委宣传部印)第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