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上海孙中山故居年代析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位于上海香山路7号(原莫利爱路29号)的孙中山故居,是孙中山当年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但孙中山何时迁入居住,有多种说法。   经宋庆龄审定,隋学芳编写的《孙中山故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说:“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副委员长在1920年春搬进这所房子居住”。然而,宋庆龄在1972年12月底《答陈锡祺等同志问》的手稿中写道:“袁世凯死后,同志武为名武租了环龙路63号。”“孙中山当选为民国海陆军大元帅在广州建立大本营时,我武放弃了环龙路63号租来的房子。”孙中山因陈炯明叛变而返上海,“加拿大华侨国民党同志们看到孙中山没有固定的住所,就为他买了莫利爱路29号的房子。就是在这个时候,孙中山第一次住进这所房子。”也就是说孙中山是1922年8月以后才迁居于此。   马湘在《跟随孙中山先生十余年的回忆》(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集),一文中写道: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他作为“华侨敢死先锋队”队员,在上海被挑选为孙中山的卫士。过了两个月,有4位旅美华侨集资“买了莫利爱路29号一所住宅,一切家具陈设以及花园里的花木和网球场等都布置得很整齐美观。……先生觉 得不好推辞,便从环龙路迁支这所新房子来。”据此文所余,孙中山迁居此地住所的时间当在1916年。这一记述,多被人们采用。王耿雄同志在《上海中山故居年代的考证》(载《文汇报》1980年3月28日)一文的结论是:“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是在1916年底或1917年初搬进莫利爱路29号现在这个中山故居的”。即是说孙中山1917年7月护法南下以前迁入居住。   总之,关于孙中山何时迁入此处居住,众说纷纭,有1916年、1916年底或1917年初,1920年,1922年等4种说法,笔者认为,上述说法均有误,应为1918年6月底7月初迁入此处。理由如下:   《孙中山致美国德催克的十封信》(载《近代史资料》1979年第10期)中,1916年5月27日的信注明地址为“上海法租界洋径路55号”,1916年7月5日,11月24日的信署为“上海环龙路63号”。这表明,1916年底,孙中山仍住环龙路63号。   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帝制,全国哗然,上海《申报》于7月4日以《孙中山之痛哭》为题,报导了孙中山曾在3日“环龙路本宅召集各要人同各同志会议,商讨讨伐计划”;同日的上海《时报》也有类似的报导。这说明,孙中山于1917年7月6日南下广州护法前仍住在环龙路63号。   孙中山因受桂系军阀和政客的排挤,于1918年6月26日经日本返抵上海。据翌日《申报》以《孙中山由日来沪》为题所作的报导,孙中山抵沪登岸后,即“乘坐汽车前往法租界环龙路63号门牌暂住。”但该报6月30日所载《孙中山莅沪续志》中又谓:“孙氏此次到沪并不住居环龙路本宅,闻寓金神父路日本友人寓内藉资休息。”由此可见,至1918年6月底孙中山仍未迁至莫利爱路居住。   查吴相湘《孙逸仙先生传》(台北1982年版)下册末章《教子读书做人处世》一节,其中收录有孙中山于1918年7月4日给孙科的信(原信现藏台北国史馆)中写道:孙中山“于6月23日由神户乘船,26日抵上海,平安登岸,现住上海法租界莫利爱路29号”,说明孙中山此时已迁入新居。   综上所述,孙中山于1918年6月26日由日本抵达上海,暂住金神夫路至6月29日或30日,迁入现今上海故居的时间应在1918年6月30日至7月4日这几天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