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孙大总统夫人”是谁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十多年前,当我发现《大革命写真画》第十二集第二页的照片,其上方写着“孙大总统夫人”字样时疑惑不解,因为该照(见附图13)显然不是公认为孙中山夫人的卢慕贞女士。然而,是谁呢?会不会印书过程中弄错?作为推翻清廷、建立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夫人,哪有搞错之理?如果没有错又是谁?   随着对外开放,有许多孙中山的图书资料进口,帮助我们开拓视野、解决问题。“孙大总统夫人”原是孙陈粹芬夫人即是一例。   关于孙陈粹芬夫人的史料很早已公诸于众,不是什么秘密,如黄三德《洪门革命史》、宫崎槌子《我对于辛亥革命的回忆》、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三集、张永福《南洋与创立民国》、1935年岭南大学刊印《总理开始学医与革命运动五十周年纪念史略》等书籍对陈粹芬夫人就有许多记述,只是未见其照片而已。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3月5日《追悼粤中倡义死事诸烈士通告》的“发起人”中,除孙文、卢慕贞、孙科、孙婉、孙媛等外,就有“陈粹芬”其名。①   1910年12月20日孙中山离槟榔屿赴欧途中写信给在槟城的女儿孙娫\孙婉时有“可告两母亲知之也”句。②两母亲,一系指卢慕贞夫人,一系指陈粹芬夫人,因为当时卢、陈两夫人及二女均同住槟榔屿柑仔园404号。③1912年2月,卢、陈及二女结束流亡生活,离槟城回国,卢夫人及二女到南京与孙中山团聚,陈粹芬夫人则回广州、澳门。④   近几年,在台湾《传记文学》上有多篇记述陈粹芬生平事略的文章,如39卷第4期李又宁的《一位被遗忘的革命女性--陈粹芬》、第5期沈云龙的《关于陈粹芬、沈恩孚的一点补充》、第6期吴相湘的《有关陈粹芬女士的二三燃料》,61卷3期庄政的《孙中山与陈粹芬》、63卷第3期李以劻的《晋见革命英雄孙陈粹芬夫人记》等等。在62卷第1期刊有所谓“孙中山原配卢慕贞遗影”。该照片即与本文附图(即附图13)完全一样。显然是弄错了,不是卢慕贞。果然在第63卷第3期第28页有更正说明:“孙中山原配卢慕贞遗像系陈粹芬之误。”并附有“孙中山先生与陈粹芬(即陈四姑)合影”照片(附图14)。合影照片中的陈粹芬与“孙大总统夫人”同是一个人,穿戴容貌完全一样,只是拍摄角度不同而已,两张照片背景也相同。可见两张照片摄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张是孙陈合影,一张是陈粹芬单人照。   至此,十年疑窦,一朝冰释,所谓“孙大总统夫人”原是陈粹芬夫人。   至于《大革命写真画》第十二集的编辑,为何不用卢慕贞夫人照片而用陈粹芬夫人照片为“孙大总统夫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陈粹芬,原名香菱,又名瑞芬,人称“四姑”,原籍福建,1874年(一说1873年)生于香港。与孙中山结合的时间一说为1891年,⑤一说为1897年;⑥孙陈分手一说为1912年秋,二说为1913年。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独立。孙中山从美国回国,同年12月14日抵槟榔屿与卢、陈二夫人及女儿于1912年2月离槟城返国,到香港后卢夫人及二女等一行由邓泽如护送到南京,陈夫人则到广州。从1912年4、5月间孙中山在广州及香山故居门前全家合影照片中没有陈粹芬在声这一事实来看,⑦可否推测,当时孙陈已经分手?从《洪门革命史》的记述中也证实他们分手于1912年。⑧陈粹芬1960年(一说1962年)逝世香港,1992年迁葬于中山翠亨村孙氏墓地里。⑨成为真正的孙府“家里人”。   “孙大总统夫人”的照片,估计摄于1907年前后。 注: ①《孙中山全集》第2集,第176、177页。 ② 据翠亨纪念馆所藏原件。 ③《研究中山先生的史料与史学》条292页。 ④《传记文学》和经63卷第3期,第27页。 同④ 《中山文史》第27辑《孙中山的亲属和后裔》第117页。 《孙中山先生画册》290、291图。 黄三德《洪门革命史》第28页。 《中山文史》第27辑《孙中山的亲属和后裔》第118、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