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寇”摄影于1892年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2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最早革命活动始于何时?一般人都认为从“四大寇”时期开始。而“四大寇”的时间又都以“四大寇”的合影照片(附图1)为标志。孙中山在后来忆述“四大寇”时说:“每于学课余暇,皆致力于革命之鼓吹,常往来于香港、澳门之间,大放厥辞,无所忌讳。时闻而附和者,在香港只有陈少白、尤列、杨鹤龄三人”,“四人相依甚密,非谈革命则无以为欢,数年如一日。故港澳间之戚友交游,皆呼予等为“四大寇”。①
附图1自左至右为杨鹤龄、孙中山、陈少白、尤列,后立者为关心焉(景良)。
尤列(1865—1936),顺德人。1886年孙中山在广州博济医院读书时由友人介绍认识。他在广州算学馆毕业后被派到香港任华民政务司书记。
杨鹤龄(1868—1936),香山(中山)人。广州算学馆毕业生,与尤列同学。杨毕业后即继承父业,到香港歌赋街杨耀记商店经商。他与孙中山同是翠亨村人,与孙中山结识最早。
陈少白(1869—1934)新会人。1890年1月经基督教会牧师区凤墀之介,至香港怀孙中山结识。②1888年广州格致书院开办时,他是第一批入学学生。结识孙中山后,即被孙中山介绍至香港西医书院,以陈闻韶之名注册入学。③
“四大寇”照片摄于何时?则有不同说法。
台北出版的各种图集,对此统称:“鼓吹革命初期的四大寇”或西医书院肄业期间志同道合的五们青年留影。④而大陆出版物多取1888年10月这一说。⑤
台版图册的说明笼统,没有具体年份。
至于摄于1888年10之说,都沿用尤列(少纨)1935年在他七十一岁生日时,在香港油麻地吴淞街大观洒楼为他举行祝寿会上的答记者问时说:“此照片(即四大寇照片)系于距今四十八年前即光绪十四年九月初六日又即西历一千八百八十八年十月十日摄于本港杨鹤龄之私寓。”⑥1936年9月,尤列从香港定居南京时,将此图片送赠“哲生先生存念”。在该照片下面亲笔说明:“清光绪十四年戊子九月初六日即距今四十八年前的一千八百八十八年十月十日商议革命及组党事业摄于香港雅丽氏医院 民国廿五年九月廿日 尤列志。”⑦尤列以上所说摄影地点,一为杨耀记商号,一为雅氏丽医院(即西医书院)。据关心焉(景良)回忆是在“雅丽氏医院三楼骑楼”。⑧他这回忆写于1937年6月,对摄影时间有沿用尤列的1888年10月10日之说。
五位当事人中有两位确认摄于1888年10月10日,似乎无可怀疑。
然而从陈少白、关心焉的入西医书院读书时间看,这一时间似有疑窦。
陈少白1890年初入学西医书院,关心焉则迟孙中山一年入学。
由此可见,1890年初才结识孙中山的陈少白不大可能出现在1888年的合影上;而刚入学而又不同年级的关心焉,也不可能与“相依甚密的孙、陈、尤、杨四人站在一起合影。因此“四大寇”的合影不可能是尤、关所回忆的1888年,至于10月10日,可能是与武昌起义之日定为中华民国国庆日的牵强。
至目前为止,“四大寇”摄影时间,除1888年之说外,还有1890年前后、1892年、1893年之说。《革命逸史》第一集第14页插图《四大寇合影》,照片右上角写着“哲生世兄存念”,左下角写着“尤列敬赠”。这说明照片是1936年9月尤列在南京时赠孙科的复制品。冯自由没有采用摄于1888年10月10日之说,而谓:“壬辰(1892年)10月15日,总理于医校毕业后数月,曾与少纨、少白、鹤龄、关心焉等合摄于一照。”⑨
从孙中山的“四人相依甚密”,“数年如一日”来看,冯说1892年较为合理,且从孙中山与陈少白结识到合影时为近三年,也可说是“数年”了。
注:
①《孙中山全集》第六卷,第229页。
②③《陈少白先生年谱》,第25页。
④《国父画传》第18页;《国父勋荣和墨宝》第47页;《中华民国史画》第66页
⑤《中国近代史参考图录》下册,第355页;《中山在港澳与海外活动史迹》第24页;《孙中山先生画册》第17图。
⑥《尤列述五十年来革命》,杨鹤龄之养子杨国铿所赠本人照片。
⑦北京历史博物馆藏片。
⑧《广东人物》中册,第102页。
⑨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一集(1939年6月版),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