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孙锦言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3日   来源: 中山政协   
  时间:1974年9月17日   年龄:82岁   地点:南朗孙锦言家   访问人:李伯新   我9岁时在翠亨读书,在水井头的房子住,和工人林举史一起睡,他照顾我。1912年孙中山回来,住在书房里,卢夫人住在原住房。两个女儿住正厅后房子里,孙科没有回来。   当时故居用的全是白色睡房布料。枕头用藤丝,用白洋布包着,不是用棉花和枕巾的。   孙中山结婚时做一对床,孙眉一张,中山一张,中山结婚时用的是白罗蚊帐。   孙中山第一次武装起义失败后,东奔西走。孙眉支持革命,在檀香山破产后,来到九龙开荒,眉母亦住在九龙。反政后,他们将九龙及澳门的家私搬回翠亨家里。   中山母亲葬在九龙山上(飞鹅岭),解放前,我每年都去九龙拜山的,孙中山没有去拜过。   孙中山在第一音乐会武装起义前,常在南朗均安当铺住,稿三合会。我听过很多人讲过。石门三合会头子是甘彩。翠亨也有人参加过。这次起义失败后,清兵到处捉拿三合会员,南朗也有人捉过。程璧光是南朗安定人,是清海军大臣,打电报回来叫将捉去的三合会员释放,但被捉去的人都死光了,其在家的女儿也不知其父如何死的。   当时在座的有一位76岁的程应有(南朗新镇地人),曾参加过三合会,后来怕逮捕逃去南洋,反政后才回来。   程应有口述:甘彩是头子,入三合会要去石门加入的。入会后出示的手势也不同,有暗号。南朗田边有一位程泗(花名斑仔泗),被拉去杀头,后来程璧光一封急信回来就放人了。当时他没有在这里搞起义。   甘彩在石门有势力,有人告他,被捕去。后来允许释放,但他不肯出监,要勒索。后来石门九堡联名告他,他就被判罪杀了。后来三合会逐渐散了。   孙中山反革命政后回家乡,取道石岐去广州,路过孙锦言家,他们摆茶会接待,孙中山饮过几杯茶才走。   我和我的乡里加入三合会,当时在南朗圩有十多人,邻村安定、田边村有三四十人。   南朗八条相连的大屋,有保皇党组织,挂龙仔旗(地点在新填地),就在我附近,整天有旗挂,是办事处,也有势力。保皇党和三合会不对路。办事人仅三几人,是情报站,和清廷联系的。孙中山反政后,我回家乡,就不见保皇党组织办事处了。   我12岁,反政后我剪了辫子。   锦言口述:当写字用毛笔或铅笔,无钢笔。孙中山每从香港回来,都很秘密。常来南朗,都到均安铺坐。石岐有西药卖,是孙中山手制的。   南朗程铁生,出生时逆产,孙中山刚来南朗,即去救人,用钳子将他拉出来,取名铁生。   在中山故居楼上书房,有一地球仪,孙中山从檀香山同乡路过南洋时带回来的,直径有一尺,是铁架,油黑色。写字台有镜,身高二尺多。   纱金友,我称姑婆,90多岁,有时头昏不知事,前几年才死。金友有女嫁崖口化美肖方,他有90岁,仍生,表姐早死。   金友母在故居住,养过世。孤男寡女在中山故居老死的,连檀香山有四家人在,即建堂(加拿仔)、玉成一家、梅生一家、华祥一家。   故居有很多画,写字台上有孙振兴相片,他是陆军上校。   正厅长条台有两盏铜灯。   茶台有壶笠、无耳茶杯,杯身有字花。   面盆架有缸瓦瓷盆、蓝色青花。以前有四个这样的瓷盆。   被子是白色的,绉纱被。孙中山结婚时用红的,眉婆被用绿色布。   手巾是高丽巾,买一条较长,剪下一尺即可用。手巾全是白色。   大木床用一般草席,铁床用藤丝垫,枕袋白色。   故居因空气清闲通爽,很少蚊,我常常在骑楼处睡。当时是木骑楼,被干雷击塌后,重建改作水泥的。木骑楼在一个月光明亮的晚上下半夜五更才倒塌下来。这时我还在睡,吓了我一大跳。(注:孙锦言说及中山故居前走廊倒塌的时间,他一说是白天,他去上学时倒塌的;一说在半夜时分。他忆述在睡梦中,吓一大跳,可能是晚上。)   故居院子里的花趸,是找下栅人造的,修建骑楼时一起建造的。距今有50多年了。翠亨人称故居做骑楼。过去很多人是没有骑楼的。   陈添屋的排水是从天街过,不经故居过。   故居书房的衣架有几个,放在床头尾的。   铁床的被铺用白洋布。热天用毡,灰色马毡很经济。总之要清洁,如痰盂瓦缸等要清洗干净。   孙中山兄弟都是烟酒不沾的。   学成女亚桃,嫁南朗新填地,无生养,有一过继仔丙坤,孙子名天德。天德后来去香港。   孙中山青年时穿长衫、毡底鞋、马袜,戴卜帽,很是朴素。   翠亨陆华禧在孙中山当非常大总统时,他当庶务,买东西要经过也。所有东西,由他经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