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香山境内的八闽语系方言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4日   来源: 中山政协   
  鄙人所撰“中山方言考”(见《中山文史》第15辑),曾说五桂山脉、卓旗山肪周围村镇及淇澳岛,澳门半岛等地,百姓所操方言,以闽南话占大多数。此说欠准确,不详尽。其实,今隆都话、张家边话、南莨话、三乡话等所谓闽南方言,应该说是以八闽语系为基调的香山方言较为准确。1991年2月见刊的林嘉书芊《闽台风俗》云:福建省共有7种方言系,即闽东话(含福州)、莆仙话、闽南话(含厦门)、闽中话、闽北话、客家话,以及南平市等地约4万人口,操由明代留驻的京营官传下来的土官话。今中山的隆都、张家边、南莨方言,语词含闽南、莆仙、客家语系基本音调的很多。   又如洗米水,客家、闽东、莆仙方言通称潘或燔,读播音;隆都方言称潘PUN),大抵由客家话与莆仙话传来,之后从广府音。   瘦:客家、闽南、莆仙、均匀称眚(SHENG),又通渻。隆都方言亦称眚(SANG),称瘦男子为眚囝,称瘦肉为眚肴。   穿衣的穿,闽中、闽北、福州、闽东、莆仙、闽中方言,均称颂、诵音。隆都方言称穿衣为“丛衫”,大抵闽音颂与诵,与粤音丛谐音。   张家边话、南莨话与隆都话有很大部分词语词汇相同或近似。   三乡话可与闽东福州方言相通,部分词语可以互通。但三乡话也混杂了香山其他方言的个别单词,因此,只能说:三乡话极似福州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