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冥寿酒与吉祭宴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4日 来源:
中山政协
人死治丧,一般于送殡前置酒菜款待亲友,餐罢即送殡。冥寿宴所设菜肴,多有哀思结合愿望后世幸福之寓意。如必设的白眉豆炆猪肉块,取白发眉长寿与肥美玉润之意;红豆煮鱼刃,即红豆相思依依不舍,世代有余;花生仁拌肉蓉,寄意落花生结子连串,后裔昌盛;莲藕炆鸭肉,谓藕断丝连,后世怀念先人长相思,及鸭甲谐音,话后裔读书赴考多获三甲成绩等等。还有津丝、肉丝、虾米、笋丝、瓜丝合煎,谓前辈甘作孺子牛,后世缅怀丝丝不断,情意绵绵过久……等等。总之,所设菜肴不怎么讲究珍贵,却重于寓意深刻,以及味道可口即可。一般设6菜1汤,共7味,以尽七七49日服孝的意思。也有设8味的取八与谐音之义;设九大簋(九味菜色的俗称)者,则少见。
凡享年70者列为长寿,治丧时前来哀者很多;来饮冥寿酒者往往是不请自来的,称赴“坐长寿盆仔宴”,治丧之家不但要多设席次,还要备足粗瓷碗碟、小瓦煲子等(称长寿碗、碟、煲)给饮冥寿酒者取用,以盛菜肴。食客们,尤其是女性,对于席上菜肴,不问味道与品种,每人挟舀每味一箸或汤匙,置放碟、煲子中,散席则捧回家,合男女老幼分享,谓“长寿碗菜肴,人人尝之,有益长寿”云云。若死者享年90以上高寿,或是全村最高龄——第一老,则来饮冥寿酒和取“长寿碗菜肴”者更多,常大大超出预定席额,食客多至无座位,所备粗碟子等一再增添,使治丧之家为难。
官宦或富豪置办冥寿洒席,以超渡打斋的时日几许而办,先后摆斋筵、荤席,一连数日,显得排场挥霍浪费得多。
吉祭(福山)日,设晚宴款待与酬谢亲友。筵席所设菜肴需相当于办喜事洒宴之排场。无论所设席次多寡,其菜式中,必备几道讲究时兴兼名贵,否则,遭人耻笑,说“孤寒湿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