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葬事与风水
发布时间:
2006年03月24日 来源:
中山政协
凡埋葬尸体、搬迁骸骨,须聘风水先生(堪舆师)相定地段、测定坐标、确定穴位等,始让仵工按照所定界线标签挖掘墓穴,棺材下葬时也由风水先生指点进行。此俗于中山,至今仍颇盛行。各地均的职业风水先生,人们建屋、开店、造坟等多聘之指点风水,因生意不淡。
风水学名堪舆。李善注引《淮南子》许慎注云:“堪,天道也;舆,地道也。”《汉书·杨雄传》颜师古注张晏曰:“堪舆,天地总名也。”后因以堪舆为天地的代称。又称风水为堪舆,说堪为高处,舆为下处。所谓风生水起,晋人郭璞撰写的葬书》云:“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天花乱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宋史·艺文志》收录《葬书》仅1篇。其后,方术家竞相依托粉饰,遂有20篇之多。宋人蔡元定删为12篇,见存8篇。元人吴澄削为内、外、杂3篇,即今流传于本世,所增者实为伪作。其内容主要是叙述墓穴吉凶、葬地风水抉择,宅基地或坟地周围之水流山势景物形势等等;说风水好坏,可招致居屋者,或葬者之后裔祸福云云。实为无嵇之说。自宋以来,信奉风水之说,普及民间,形成顽固难化之俗。
古人也有不信风水邪说的。《后汉书·郭慎传》载:“东汉顺帝时人吴雄家贫,母死无地安葬于邻人弃置山野。风水者曰:‘其地风水不利,葬者后代将死绝’。未久,吴雄授司隶校尉,子吴沂,孙吴恭皆官至廷尉。”
隋代创建者、文帝杨坚登基之后,有人颂扬其家山坟风水好,使他登上极位。杨不同意此说,他说:“若云祖坟风水好发了我当皇帝;那么,我胞弟战死沙场,是否因祖坟风水不好而招致呢?”
唐代名将郭子仪的祖国统一坟被仇家鱼朝恩挖掉。子仪不信邪,及后,其家7子8婿,全任文武高官,皆为朝廷显贵。
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于所撰《经学理窟·丧记》中说:“葬法有风水山冈,此全无义理,不足取。”宰相蔡亮迷信风水,葬其父于杭州临界平山,说:“以钱塘江为,越之秦望山为案,后代当大吉大发。”结果相反,全家死绝不嗣。
职业风水先生、地理先生们靠流传于世的《葬书》伪本和风俗通》等为指导书,持罗庚(罗盘)为工具;利用人们信奉因果报应、迷信风水等愚昧思想。以什么“青龙白虎”、“三杀四戒”、“吉凶相冲”、“风生水起”等臆测,空洞无物之谎言巧语,胡吹乱扯以吓唬信徒,欺世盗名。由于人们的思维被虚无缥渺,虚幻无形的神化说教所控制,想当然的主观性不能自拔,因普遍迷信风水。当然,建屋设厂,讲究座向适中、光照充足、空气流畅的环境;如住房座北向南、后枕山冈、前朝水流,合乎生活上客观需要;设若座南向北、座东向西,则不宜居住,于人畜的健康均可能导致不良影响。这是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要求。建造祖先山坟,也讲求环境自然美观,给人以自然活力青葱之感觉。建屋造坟,用罗庚测向度位,是客观需要;这与“风生水起”,波及后代的宿命论说无关。